七一社区        注册

儿科医联体:能否解决孩子看病难

2014年04月29日08:21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儿科医联体:能否解决孩子看病难

4月16日,由上海9家医院组建而成的复旦大学儿科医疗联合体正式成立。此举开创了全国儿科专科医院联合综合医院儿科共同发展的横向医联体模式,剑指儿科“看病难”痼疾,力求为更多患儿提供“高水平、同质化”的医疗服务。

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带孩子去医院看一次病就像“打仗”。儿科专科医院排队太长,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又不放心。儿科优质医疗资源短缺、不均衡,儿科医生少且流失严重等问题,影响了患儿的就诊体验和诊疗选择。

如何破解儿科发展困局?4月16日,由上海9家医院组建而成的复旦大学儿科医疗联合体宣布正式成立。此举开创了全国儿科专科医院联合综合医院儿科共同发展的横向医联体模式,剑指儿科“看病难”痼疾,力求为更多患儿提供“高水平、同质化”的医疗服务。

儿科需要“高水平、同质化”

此次成立的儿科医联体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牵头,联合提供儿科和新生儿科服务的其他8家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组建而成。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儿科医联体管委会主任黄国英告诉记者:“成立儿科医联体,是希望通过复旦大学内部儿科资源的优化整合,方便全市儿童就近就医、‘定轨’就医,在儿科医联体成员单位内,即可获得‘高水平、同质化’的诊疗,实现患儿特别是慢性病患儿治疗的连续性,同时减少检查次数,降低看病费用。”

黄国英认为,儿科医联体的建立首先突破了现有就医模式。“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需要有新的医疗运行模式与之相适应,需要一种新的机制提供优质的儿科治疗服务。”

他告诉记者,目前,儿科医联体的9家成员单位共拥有核定儿科床位1500张,儿科医生500余人,年门急诊人数将超过300万人次,出院病人数将达5万人次。成员单位涵盖了上海市闵行、徐汇、黄浦、杨浦、静安、浦东、青浦、宝山、金山9个区,既含中心城区,又有远郊区域。“我们希望通过资源的优化整合,逐步构建起一个儿科医疗网络,让优质医疗资源向所在区域的下一级医院辐射,同时集中力量打造优势学科,扩大优质儿科服务的存量和增量。”黄国英说。

“医疗联合体”能否“真融合”

复旦儿科“联盟”一公布就受到关注,被视为适应公立医院改革的有益探索。“医疗联合体”能否“真融合”?复旦大学副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桂永浩认为,儿科医疗服务具有其自身特点,专业化管理、分级诊疗、集团化运行是国内外儿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外发达国家已有成熟经验,但在我国儿童三级医院医联体模式尚无先例。此次复旦儿科医联体的建立,突破了传统发展模式和原有合作模式,为包含儿科在内的我国各类三级专科医院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据悉,儿科医联体将在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学科建设、信息共享四个方面开展合作,引导大学系统内各附属医院“协同创新、共赢发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国内大学开展附属医院临床学科合作开拓新的实践途径。同时,结合各成员单位医疗优势,培育儿科医疗特色,凸显复旦儿科品牌。

“国内儿科发展面临许多瓶颈和挑战,一方面专科医院常见病多发病积聚,疑难病危重症综合诊疗相对分散,另一方面综合医院儿科面临发展困境,临床诊疗能力、医疗技术、人才梯队培养亟待增强。”桂永浩告诉记者,儿科医联体的建立,将提升复旦大学各附属医院儿科医疗质量和安全、提升儿科学科整体优势,从“软合作”到“硬合作”,从原有单一合作模式转变为医、教、研全面深化合作。

“复旦模式”能否“可复制”

这一“医疗联合体”的模式能在多大程度上收到效果?“复旦模式”能否“可复制”?今后有无可能在更多地区推广?

记者了解到,此次复旦儿科医疗联合体在筹备之初就明确,作为一个“医疗综合体”,在具体运行中将落实“六个统一”,包括思想认识、管理领导、标识标准、招聘培训、医疗质量和调配待遇。

桂永浩说,儿科医生的人才梯队培养是制约儿科发展的重要环节。儿科医联体统一制定各成员单位儿科医务人员招聘计划、培训计划、轮转计划及考核制度,对儿科医务人员进行“同质化、全程化”培养。依托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借助儿科医联体,为成员单位提供“规范化、多元化”的儿科培养平台。

医疗质量能否实现向高水平的“统一”,更是至关重要。黄国英介绍,儿科医联体将对各成员单位的基本儿科医疗配置及医疗质量进行统一管理。成员单位设立儿科“双主任制”,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学科主任及成员单位的执行主任共同管理科室发展及医疗质量。儿科医联体对成员单位的儿科主任、护士长、技术骨干设定阶段性目标,建立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定期督导考核,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

在当前儿科医生普遍缺乏的情况下,儿科医联体内实行人员统一调配,统一排班,促使医联体内儿科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儿科医务人员“双向流动”,建立各成员单位间薪酬结算机制,保障各成员单位儿科医务人员的收入待遇。

但联合之后能否真融合,整合之后能否真优化,而不只是停留在物理层面的统一,接下来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打破“围墙”,让优质资源在更大范围辐射,推动医疗资源实现均衡发展,还有赖于制度的长期保障和医疗文化的建设。(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