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授权 独家连载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缘何难解
肇始于希腊的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一波三折,不断从欧元区外围国家向核心扩散。意大利、西班牙多次陷入救助边缘,甚至法国也几乎濒临困境,成为金融市场投机的对象。这场危机,在过去近四年的时间里,挑动脆弱的市场神经,导致欧盟国家经济长期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成员国政局动荡、社会分化加剧,在欧盟范围内已演变为全面的经济、政治、社会和一体化危机,引发人们对区域一体化、国际格局多极化以及社会发展方式等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如今,危机仍未完全平息,其发展和走向不仅关乎欧洲,也关乎中国,乃至世界。
一、危机从边缘国家向核心欧洲蔓延
危机爆发以后,欧盟内部政府与市场的力量一直处于博弈之中。受制于冗长的决策程序和复杂的决策机制,政府在与市场的博弈过程中,总处于下风,欧元区债务形势也因此不断重复恶化—治理—再恶化的模式。直到2012年8月,欧洲央行启动直接货币交易计划,才最终成为欧债危机的转折点。自此,市场虽偶生波澜,但总体形势趋稳。由此可见,欧债危机不是简单的主权债务危机,更多意义上是欧盟的体制性危机,是政治危机。
1.希腊引燃债务危机
2009年10月,希腊新政府向国际社会公布真实的财政状况,宣布当年政府财政赤字将达到GDP的12.7%,是上届政府估计的两倍以上,而公共债务将达到GDP的113%,约为3 000亿欧元。此后公布的修正数据显示,希腊财政赤字占GDP的水平实为13.6%。上述数字公布后,引起外界一片哗然。人们担心国库严重亏空的希腊政府无法偿还巨额到期债务,这种担心持续发酵,市场出现恐慌,希腊国债违约掉期价格急剧上升。
2010 年一季度,希腊国债对GDP 之比达115%。2010 年4 月希腊政府宣布如果在5月前得不到救援贷款,将无法为即将到期的200 亿欧元国债再融资。由于担心希腊政府对其总额为3 000亿~4 000 亿美元的国债违约,投资者开始大规模抛售希腊国债。希腊政府难以通过发新债还旧债,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终于爆发。主要依赖希腊政府债券为抵押进行融资的希腊银行无法从其他地方得到资金,只能依靠廉价的欧洲央行贷款,货币市场流动性短缺骤然加剧。
2.传染效应迅速扩散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在欧元区范围内引发了多米诺效应。在希腊政府被迫宣布向国际社会求援,要求启动救助机制的4天之后,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相继下调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信用评级。随后,爱尔兰、葡萄牙先后向国际社会寻求救助,意大利、西班牙陷入债务旋涡。
爱尔兰是继希腊之后第二个寻求国际救助的国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爱尔兰经济衰退严重,房地产泡沫破裂,严重影响财政收入,对银行业救助以及失业率攀升带来支出的增加进一步恶化了爱尔兰财政状况。2010年8月标准普尔宣布将爱尔兰的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且评级前景为“负面”。同年9月底,爱尔兰政府宣布,预计今年财政赤字会骤升至GDP的32%。在希腊危机远未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市场非理性恐慌情绪蔓延,投资者开始抛售爱尔兰国债,2011年11月10日,爱尔兰国债收益率上升至历史最高水平,债务形势急剧恶化。11月21日,爱尔兰政府最终正式请求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援助,欧元区主权债务陷入第二波高潮。
爱尔兰危机之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葡萄牙成为欧债中第三个倒下的国家。2011年初,“欧猪”五国都曾相继成功从市场筹到资金,欧洲主权债务似乎走向稳定。但是,随着欧盟和成员国层面纷纷出现不利因素,欧债市场陷入持续动荡。成员国层面,3月23日葡萄牙议会意外拒绝通过政府提出的财政紧缩计划,导致政府垮台。随后,穆迪、惠誉和标普三大评级机构相继宣布下调对葡萄牙的债信评级。欧盟层面,尽管峰会通过了一系列短期应对措施和长期改革方案,但市场对其救助措施仍持怀疑态度。面对不断攀升的借贷成本,葡萄牙政府4月6日宣布需要欧盟救助应对融资挑战,这标志着债务危机的进一步蔓延。
3.危机蔓延至欧元区核心国家
在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相继陷入救助之后,意大利和西班牙也陷入欧债危机的旋涡。至此,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出现了根本性变化,由边缘国家向核心欧洲蔓延。
2011年5月以后,欧盟内部围绕希腊债务重组、破产甚至退出欧元区出现各种不同声音,德国、法国和欧央行之间围绕私人部门参与救助问题的争论久拖不决,这进一步加剧了危机蔓延的恐慌。7月21日欧元区峰会希望通过对希腊的第二轮救助计划来平息市场恐慌,但市场对欧盟政策的效力和执行力已显著失去信心。在峰会后不到一周的时间里,西班牙、意大利国债收益率再次上升,至8月2日,两国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已达不可持续的6.26%和6.16%水平,随后国际评级机构接连降低两国债务评级,并明确“将其归于不再是受到希腊影响的核心国家,将是下一个需要救助的国家”。对此,欧央行不得不出手大量购买重债国国债,平息市场。尽管如此,出于对欧元区系统性风险的担忧,标普12月5日将欧元区15国列入负面观察名单,并于次日表示考虑调降EFSF的评级。
2011年底欧盟多数国家达成财政契约,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但未能根本解决市场的担忧和恐慌。就在欧洲国家领导人乐观认为危机已经结束时,2012年,随着欧元区偿债高峰的到来、希腊选举诱发市场对希腊退出预期的上升以及疲弱的经济前景,这引发债务危机再次发酵。意大利和西班牙国债风险溢价从4月开始一路飙升,到7月底,西班牙的国债收益率已上升到7.6%,表明了市场对欧元垮台的担忧。对此,欧央行不得不出重拳,宣布直接货币交易计划,即无限量在市场上购买重债国的短期国债,从而平息了市场恐慌情绪的蔓延,也最终成为欧债危机的转折点。
相关专题 |
· 理论书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