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吴学峰:一位残疾村医的济世情怀

2014年04月11日15:54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吴学峰:一位残疾村医的济世情怀

一位年近古稀的残疾村医,一份三十八载的默默坚守。38年来,他背坏了6个药箱,穿破了上百双鞋,步行近10万公里,为村民出诊2万余次。他是一名普通的村医,名叫吴学峰。

4月9日,在闽北建瓯市边远的川石乡后山村卫生所,百来平方米的诊所内,十几位村民排队等候着看病。此时,68岁的吴学峰背着药箱一瘸一拐地从外面回来,双脚沾满了泥土。

16岁那年,吴学峰参加生产队开荒造田,不慎被刀砍伤右腿,由于村里缺医少药,得了破伤风,落下腿部残疾。在病床上一躺3年,“那个时候我的心都快要死了,就觉得自己太不幸、老天对我不公平。”如今回忆起往事,吴学峰的眼里仍然闪烁着泪花。

然而,岁月的艰辛没有击垮吴学峰对人生的希望,他发誓要刻苦学医,将来救治成千上万的病人。于是,仅有初中文化的他开始自学医学基础知识。1977年,他顺利地考取建瓯卫生学校赤脚医生班,而后又参加北京中医学院大专函授学习,成为一名真正的乡村医生。“虽然我身残了,但心没有残,还能为社会尽我的一份力量!”吴学峰说。

由于自己是一名残疾人,吴学峰特别能够理解病人的痛苦,也对病人怀有更加怜悯的心情。在吴学峰的家里,有几个厚厚的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患者的名字、年龄、病情、病因、住址等,他对每位看过的病人都详细记录,了如指掌。38年来,他走遍了川石乡的每个村场。

“我这辈子给他买得最多的东西就是鞋了。”因为右脚不能承重,吴学峰左脚鞋底被磨穿了,右脚的鞋子还是半新的,他的妻子王贵兰又是惋惜又是无奈。

川石乡后山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村如其名,出门见山。全村有3500多人,是川石乡的中心村,行医区域辐射周边5个行政村上万人口。在吴学峰的日历中,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只要病人有需要,吴学峰都会出诊。其实,每一次出诊对吴学峰都是一次艰难的跋涉,他的双腿一到晚上就肿胀得特别厉害,每每使他夜不能寐,汗珠子顺着额头往下滚,然而一旦乡亲有病,他便不顾自身的病痛,立刻赶到现场。他说:“病人的病情就是命令,吃了医生这碗饭,就得干医生该做的事。”

1985年4月27日凌晨1时,天下着大雨,发着高烧的吴学峰吃完药刚刚睡着,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唤醒,来的是里厂自然村病人家属李家永。在说明了病人的情况后,他马上赶回家里照顾病人,却忘了吴学峰的腿脚不方便。吴学峰立即穿好衣服,背着药箱就往病人家里赶,由于着急加之雨大路滑,吴学峰摔倒在路边的沟里,浑身疼得半天起不来。然而一到患者家中,他就急着为患者听诊、把脉、救治,却忘了自己的身上已经摔得多处红肿。

“做人要讲人品,行医要重医德。”38年来,吴学峰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行医理念。对一般的头疼脑热、腰酸腿疼、毒虫叮咬,他就手把手教乡亲们去山坡、草地找草药熬汤,很快就治愈了。村庄及周边的困难户、孤寡老人来看病,他常常减免医药费,做亏本的“生意”。

正是凭借着崇高的医德、良好的医术、清正的医风,吴学峰换来了群众的信赖,也赢得了荣誉。1990年,他被乡里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并当选乡人大代表;1993年,他荣获“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光荣称号;1997年,他应邀参加北京全国第二届乡医学术交流会;2009年,他的《祛百病良方》获得国家中医药文化建设贡献奖。(新华网福州4月11日电 胡善安、魏剑生)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