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中国梦·拉萨篇”系列报道之十九

西藏唯一渔村的幸福蜕变

根多

2014年04月04日16:3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生产皮具的家庭作坊   摄影:田小田

生产皮具的家庭作坊   摄影:田小田

以表演牛皮船舞为职业的渔民 摄影:田小田

沿着拉萨贡嘎机场高速一路向西,在“两桥一隧”拉萨河特大桥的边上,有一方被水环绕着的净土,这就是位于曲水县境内西藏唯一一个世代以打渔为生的村落——俊巴村。

“俊巴”在藏语里的原发音为“增巴”,意思是“捕手”或“捕鱼者”。在西藏,鱼是上天在凡间的代表,是不可以吃的。而对于俊巴村民可以捕鱼吃鱼的渊源,则有“飞鱼遮天蔽日,天神下令捕杀”的神奇传说。不过,据俊巴村村委会副主任旺堆介绍,因这里地处拉萨河与雅鲁藏布江交汇处,人多地少,为了维持生计,人们只好靠打渔为生。

从“低人一等”的渔夫到扬眉吐气的主人

15岁就开始打渔的扎桑,今年已经75岁了。“在旧西藏,渔夫与铁匠一样,都是低人一等的。那时候打渔很不容易,除了要扛着百十斤重的牛皮船步行百里地外,还要向寺庙缴纳沉重的赋税,打来的鱼也经常会被领主们强行霸占。”回忆起过去悲惨的经历,扎桑老人眼里仍然闪烁着泪光。

作为西藏唯一的渔村,如今的俊巴村民早已不是寄人篱下的“差巴”(即苦役)了,纷纷做起了“鱼老板”。俊巴村第一个打渔致富、第一个修起鱼塘的村民查斯,是村里走南闯北的“现代渔夫”。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他就与30多个村民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打渔队伍,雇了几辆大卡车把打来的鱼运往拉萨贩卖。之后又建起了村里自古以来的第一个鱼塘,通过养殖调节了季节产量,成为村里的致富能手。

今年60多岁的达娃早年也是靠打渔为生,最多时一个人可以捕到50多斤鱼。但现在,她已经不再捕鱼了,成了打渔人的代言人——拉萨市人大代表,给政府提出科学的发展建议。

从痛苦的差役到引以为豪的文化盛宴

随着拉萨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前来俊巴村旅游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俊巴村的村民不仅吃上了温饱饭,还吃上了牛皮船舞的文化饭。

俊巴村有一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牛皮船舞。这种舞蹈以藏地古老水上交通工具,也是俊巴人的打渔工具——牛皮船为道具,舞者背着80多斤的牛皮船,颤动双膝,船桨叩击船舷,节奏明快,声响悠远。

在旧西藏,到拉萨为领主们跳牛皮船舞也是一种痛苦的差役。而如今,牛皮船舞已成为俊巴人庆祝丰收、表达快乐的独特艺术。从打渔生涯上退休的扎桑老人,日前做起了村里的领舞者。每次跳起牛皮船舞他都是一脸幸福的表情,全然沉醉在美妙的节奏中,完全没有旧西藏渔夫低人一等的悲哀。老人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他是牛皮船舞这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唯一传承人。“许多游客点名要看牛皮船舞,每跳一次都会有四五百元的收入。”扎桑还说,国家为了扶持这项艺术,每年给他5000元的生活补助,现在村子里的牛皮船舞每年都会接待上万人来观看。

从封闭贫穷的渔村到开放幸福的现代村落

不得不以打渔为生的日子,如今早已是俊巴村的历史。众所周知,在雅鲁藏布江打渔,季节性非常强,而且风险大。改革开放之前,打渔的人生活居无定所,危险多,时不时有人葬身鱼腹。加之过去一度毫无节制的捕鱼、捞鱼,不仅破坏了雅鲁藏布江水系的生态平衡,而且使渔民的收获也越来越少。

为保护雅鲁藏布江的生态环境,拉萨市委、市政府决心实施环境立市战略,对重点流域实行“禁渔”。于是,立足俊巴村的传统优势,当地政府就积极引导渔民转变观念,自建鱼塘进行自我养殖,并鼓励群众用牛皮制作筛子、盒子、茶叶袋、糌粑袋、小牛皮船等工艺品,开展家庭式手工作业。

目前,俊巴村的手工艺品已达30余种,从业人员超过60人。产品除了销往拉萨、山南、日喀则等地外,还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比利时等海外市场。如今的俊巴村,仅靠手工艺品一项,年收入就超过70万元。

“我家6口人做工艺品,年收入13万元,人均2万多元。家里什么都有,还有不少的存款!”村里做手工艺品时间最长、手艺最好的次仁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人流、物流,带动了俊巴村运输业、养殖业的发展。不再靠打渔为生的俊巴村民早已奔上了致富路,许多家庭都购买了汽车,仅有82户人家的村子,就拥有近20辆汽车。多元的经济收入让昔日的渔村红红火火,一座座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一条条笔直的公路穿村而过,昔日封闭贫穷的小渔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高雷、权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