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葛蔼灵:加强公共服务均等化尤为重要

张倪

2014年03月26日10:03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社

原标题:葛蔼灵:加强公共服务均等化尤为重要

3月25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世界银行举行了《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下称《报告》)国际研讨会,在“中国新型城镇化与户籍制度改革”的分报告研讨会上,课题组成员、世界银行中国局葛蔼灵女士代表课题组表示,“新型城镇化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城镇人口中的‘新二元化’,二是城乡分化产生的‘旧二元化’。新型城镇化应该是包容性的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改革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报告》指出,改革户籍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具备技能的劳动者自由流动,是构建新型城镇化的一大重要优先领域。《报告》强调,人口管理服务体制要由现行的户籍制度向居住证制度转变,以便为所有居民提供最低标准的公共服务,消除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以及在城市之间流动的障碍,提高劳动者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对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葛蔼灵表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需确保所有的城镇地区人群都能获得符合城市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而这个标准各个地区和城市可以有所不同。二是要给城市一定的财政补贴来提供这些服务。

葛蔼灵还表示,城乡一体化问题也会随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获得进展。“中央政府应承担一系列基本公共服务,并鼓励地方政府给所有居民提供社会服务。同时,还应通过进行行政体制改革来提高效率、提高公平性。此外,还需通过建立问责制来限制成本和提高质量。”

葛蔼灵认为,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从以户籍地为基础向以居住地为基础的模式改革,在中国已经进行了一些试点,在世界上很多国家也已有相关的经验,今后中央政府需要建立统一的指导原则和制度框架,地方政府按照中央的指导原则和制度框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获得这些基本公共服务应有次序的安排。如获得居住权的条件,各地可以有所不同,但可以在改革以后逐渐统一。另外,今后还需建立一个信息数据平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要以人口信息数据为基础,如以身份证或社保卡的信息数据为基础。”

关于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模式和内容,葛蔼灵在养老、教育、医疗、劳动力市场改革、就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均进行了详细阐述。

在养老金方面,国家现已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并轨,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葛蔼灵表示,今后重点是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实现财务可持续性和改善参与的激励机制,并且采用养老保险一体化的设计。社会援助方面,需要改革低保制度,建立政府、公民、市场三者相互合作的制度。

在教育方面,应对民办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弟给予补贴,对教育方面的改革应关注降低基础教育的差距,其中包括调整教师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校管理和支持城市地区的学生多样性以及在人口稀少的地方创新教学方法等。同时,还应扩大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

在医疗保险方面,葛蔼灵表示,“关键问题是外来人口参与城市的医疗保险体系可以更好地获得报销。我们有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如何选择应取决于工人的基本情况。”此外,在医疗方面,还应协调医院、救护车提供商以及公共医疗人员的关系,抑制不断增长的成本,提高医疗保险的可携带性,促进城市医疗卫生的健康发展。

在劳动力市场方面,也需要进行改革。葛蔼灵认为,这不仅是地域上的流动性,对城镇化发展也很关键。“劳动力市场的机制包括工资制定、劳动力税收监测、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以及加强劳动纠纷解决机制等。”

在就业技能培训方面,包括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的培训。职业教育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提高私营部门培训机构的地位角色等。高等教育方面的改革,应加强高等教育系统和行业间的联系,提高资源和投资效率,获取更大的自主权。同时,大学应具有更大的可问责性,也可鼓励私人提供高等教育。此外,还要对各省的资源配置制度进行修改,逐渐提高人口大省的高等教育配额。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