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南华县委党校教研室主任 孙学祥
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检验我们群众路线执行得好不好的试金石,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关键在于付诸实践。
一、必须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付诸实践。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利益,都集中体现在我们对群众的感情上。群众感情源于心里装着群众,没有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绝对得不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也绝对做不好群众工作。古人云:“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利民。”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无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只有心里始终装着群众,深怀爱民之心,不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才能真正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服好务。作为各级领导干部、作为每一位国家公职人员,都来自于人民,因此,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的天职。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为人民做事情,是职责所在,必须时刻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工作。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必须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与群众平等沟通,使自己成为群众的知心人、暖心人、贴心人。党员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与普通群众交朋友,与群众打成一片,必须放下架子,丢掉官气,真心实意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把群众的疾苦、冷暖时刻挂在心上,并把这种要求作为个人立身处世的准则。
二、必须把问政于民、拜群众为师付诸实践。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这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应有的态度。在日常工作中,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常认为群众啥也不懂,习惯把自己当导师,把群众当小学生,与群众说话是“我说你听,我问你答”,甚至动辄“教训”人家。结果是不仅不能凝聚群众智慧,而且让群众反感。在一些地方,我们常见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做的是关乎未来发展的实事,甚至是为群众引水修路架桥的好事,但群众却不买账、不领情、不支持,这原因恐怕就在于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不够,对群众的联系和服务不够,对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期所盼掌握不够。依靠群众,真诚倾听群众意见,不仅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做好工作的良策,更有利于让我们的工作更加体现群众意愿,让群众满意。这也是群众工作的重要要求。因此,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甘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坚决克服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的问题。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去体察民情,体验民生,体会民意,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想问题、作决策的主要依据。
三、必须把深入群众、真心实意办实事付诸实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来”、“去”必须是行动,是实践。坚持群众路线,要自觉地把党的群众工作体现在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的具体行动中,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问寒问暖,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当前群众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于当事人感觉“困惑没人解、困难没人帮”。因此,解答群众的困惑,解决群众的困难,是我们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切忌“坐着小车溜一圈、穿着皮鞋走一转、带着被子住一晚、买点鱼肉吃一餐、拿出点钱问一问、蜻蜓点水打回转”的现象。要带着感情、带着问题、带着责任下基层、到社区、进家庭,说群众广泛认同的话,讲群众能够接受的理,办群众普遍欢迎的事。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最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
相关专题 |
· 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征文 · 问题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