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法系主任、法学院教授黄勇(资料图)
人民网北京3月14日电(万鹏) 昨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总理在回答关于“简政放权”的提问时,援引三中全会《决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指出简政放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突破口。就此,记者连线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法系主任、法学院教授黄勇。
黄勇谈到。2014年3月11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述了市场的基本原理,要求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昨日,总理在回答记者问中对相关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黄勇指出,首先,总理在答记者问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认识到市场经济是建立在法治经济的基础上的”。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应该在顶层设计中进一步发挥竞争政策作为基础性经济政策的作用,并妥善处理好其与产业政策之间的关系。所谓竞争政策,广义上来说一般是指市场经济国家为了保护和促进市场竞争而实施的经济政策和法律,而在狭义上仅指鼓励竞争、限制垄断的反垄断政策。
黄勇认为,有别于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中以竞争政策作为主导性经济政策的做法,我国长期以来将产业政策作为主导性的经济政策,但我们现在必须要清楚地意识到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之间的差别:产业政策往往是短期的或者有时间限度的,由政府主导并以行政手段居多,而竞争政策则是长效机制、市场化机制,按照市场的规律运行。从短期来看,尽管竞争政策不可能完全取代产业政策,但也一定要逐步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环节要加入竞争政策的理念和法治的保障。从长期来看,必须将竞争政策提升为我国的基础性经济政策,同时加强竞争执法正当程序的公开、透明,可以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为这一机制提供法律的保障。
其次,总理指出的“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在更多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黄勇认为,这表明政府正大力放松传统管制行业的市场准入。在此过程中,竞争政策有助于推动垄断格局的打破,促进产业竞争和优化升级。
此外,在市场经济改革中要做到总理提出的“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同时防止权力的滥用”,就需要一方面依法加强监管,另一方面保持对行政垄断的关注。黄勇认为,政府在推进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反垄断法》,防止行政垄断的出现,保障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