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安丘市委组织部研究室 刘文晓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更加面向基层,面广、人多、矛盾复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如何务实高效地查摆和整改问题,正成为一项重要课题。“问题”种类很多、数量很大,从哪里下手呢?面对“班子问题、单位问题、科室问题、个人问题”,“问题套问题,台账连台账”,让人眼花缭乱,容易产生“老虎吃天”的错觉,如不及时克服面对“问题仓库”的畏惧感、“问题迷宫”的疑惑感,容易让整改成为“纸上谈兵、表面文章”,让活动流于形式、事倍功半。
践行群众路线,善于直接联系群众才能发现真问题。坚持实事求是,与基层普通群众面对面交流分析问题根源、利害及对策,才能了解最真实的情况、听到最强烈的怨言与不满,找清整改的方向。“二道贩子”层层传来的声音往往已经偏离群众的初衷,以“自说自话、闭门造车”等形式得来的问题往往与一线实情不符,“群众演员、典型代表”说出的“正式问题”怎么听都带有“饱汉不知饿汉饥”的味道。归根结底一句话,改好群众反映出来的问题,才是“为民、务实”的第一体现,更是彻底整风、取信于民的首要前提。
每一名党员干部的第一身份是“群众”,也与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密切。践行群众路线,在党的各级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从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用上群众的聪明智慧寻找对策,团结群众中的一切有生力量攻坚克难。因此,问题整改就应该直接或间接地为“民生改善”团团转,不断提升便民政策接地气的程度、惠民资源到一线的速度、富民信息入农户的畅度。
急群众所急。民生改善是头等大事。什么是“头等大事”?就是把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问题当成党员干部自己的事,如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发病就医般,用心用力、马上就办。春旱庄家浇不上水了,雨后山路泥泞群众出不了村了,病灾户生活困难急需救助了,政策落实出现纰漏导致部分群众受到不公平待遇了,等等,这些“问题”就是整改的“信号”,是无形的“台账”,是一本念不完的“民心账”,必须快算、改好,做到群众心坎上。
尽职责作在。开展活动与日常业务紧密相关,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围绕职能业务做好“自选动作”,不能改成“两张皮”。教育部门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首位,把整改群众反映的“上学难”、校园安保、师德滑坡等问题放在首位;医疗部门把解决看病难、吃药贵、医患矛盾激烈列为先改对象;窗口服务部门把消除“三难”衙门作风、人在“证”途、“章上盖章”现象列为重点整改内容,让问题整改散发出便民服务的最大正能量。
从大局出发。问题整改不可能一蹴而就,也往往不能寄希望于一兵一卒,需要善始善终、形成合力。缓解“就业难”,需要人社、教育等政府部门和企业、个人共同努力;治理“十面霾伏”绝非环保部门一人之责,根植于地方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每一个政府部门、经济运行体乃至个人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解决“历史积弊、遗留问题”等,更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关注、齐心整改,坚持站在全局考虑问题,多些长远规划,避免封闭主义和短视行为,让环境更美、群众生活更幸福、梦想早日实现。
做好身边事。为整改而整改,问题容易被“神话”,让整改僵化而停滞。改革、创新是整改,纠错、提高也是整改,关键是养成并提高随时发现和及时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对马虎大意、偷懒懈怠等思想精神层面的问题,加强学习教育和互相监督;对官话大话、违规乱纪等行动层面的问题,增强纪律意识和惩处力度;对高高在上、漠不关心等服务态度上的问题,完善服务机制和群众评议制度;对脱离实际、陈旧低效的方法技能上的问题,借鉴外部经验与激发创新活力相结合,整改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切围绕为民服务提质增效去开展,群众路线也就畅通无阻了。
相关专题 |
· 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征文 · 问题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