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

柳振万:在立德树人中实现大学价值

2014年02月18日08:0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人才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对于高校来说,坚持立德树人,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大学的功能和价值,才能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坚持育人正确方向,实现育德与增智的互促共进。实现立德树人,首先要坚持育人的正确方向。《荀子·修身》称“以善先人者谓之教”,《礼记·学记》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可见,育德与增智彼此交融、不可分割,只有同步进行才能相互促进。作为外语类高校,我们要积极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大力推进学科德育工作,让教育回归本质,实现知识增长、能力培育与价值观培育的有机统一。推进学科德育工作,需要深入挖掘学科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内涵,让各学科的教师认识到,在教学中如果脱离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具体生动的元素,课堂教学就只能停留在知识层面。大连外国语大学全面实施“教师人文素养提升计划”,帮助外语学科教师从教学设计、结构、策略、方法等方面提高学科德育创新能力,实现育德与增智的互促共进。

坚持师德培育,打造高水平育人队伍。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为高校的师资建设指明了方向。高校应始终坚持这一要求并贯彻落实到人才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一是注重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二是注重培养教师的责任意识,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责任和担当,不断提升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人能力,打造一流的德育人才队伍。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以及辅导员等是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只有引导这支队伍牢固确立立德树人的职业理想,加强能力锻炼和岗位培养,造就一支讲团结、有水平、能战斗的德育骨干队伍,才能夯实德育工作的基础,凝聚强大育人合力。

坚持创新精神,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必须发挥学科优势,形成创新氛围,实现大学的功能和价值。“钱学森之问”触及了高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困惑,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值得中国教育界不断探索的课题。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坚持“实践教学一条线”“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断线”的教改思路,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应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建立起包括政策引导、课内培养、课外活动、支撑保障等多个方面协调互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为本。一方面,以学生为中心,关爱学生心灵,尊重学生兴趣,努力为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更大空间,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作者为大连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 人民日报 》( 2014年02月18日 07 版)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人民日报理论版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