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高德胜:论现代教育的转型

高德胜

2014年02月11日14:10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论现代教育的转型

  ● 专家视点

  人有“向外看”认识世界的需要,也有“向内看”认识自我的需要。相对而言,认识世界易,把握自我难。现代科技极大地增强了现代人向外看世界的能力,同时,现代人向内看自己的能力却在萎缩,我们差不多已经变成了自己的陌生人。教育本来是帮助人认识自己的活动,但现代教育作为现代社会的盟友,也在推着人远离自己。教育是否还能照亮现代人回到自身之路,取决于教育能否进行驱动力调整和型态的转变。

  论现代教育的转型

  现代教育的一个特点是对标准化考试的非理性推崇。标准化考试之所以流行,是因其诱人的便捷性、客观性契合了现代教育追求效率、突出客观性的要求。标准化考试因此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呼风唤雨,成了支配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力量。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一个测量环节,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但至多只能算是整体教育的一个“小尾巴”。但如今这条“小尾巴”成了主角,整个教育都得听它的。处在“尾巴”指挥一切的教育结构中,孩子们几乎所有的生命力都被考试分数吸引住了,他们在学习任何内容时都会被一个问题所纠缠:“这个会考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努力记住,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弃之惟恐不及。因为所有关于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都不会出现在标准化试卷上,反观自身、心灵对话都是完全可以丢弃的东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标准化考试切断了教育与自我反省、人生意义、心灵关怀之间的联系。

  现代教育要承担安顿人的心灵这一任务,必须完成自身的转型。现代教育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其问题在于偏执一端而遗弃另外一端,因此,基于心灵养育而进行的转型不是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激变,而是在两端之间的平衡。具体说来,就是教育的实利性与价值性的平衡、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平衡、集体性与个人性的平衡。现代教育在实利追求上走得太远了,不是不要利益,但人不单是物质存在,没有价值的指引,人性的光辉就会暗淡,人就会蜕化为物,心灵就会枯死,就会满身铜臭,“穷得只剩下钱了”。教育不能偏执于实利,要为价值和意义留有空间。大规模、以集体为对象是现代教育的标志性特征,但人类教育几千年的学徒制、个别化的教育方式自然也有其价值。现代教育的转型不是要恢复学徒制,而是探索在规模化、集体化的教育中如何融合个别化的教育方式,在两者之间实现一种相对的平衡。毕竟,复数性(多样性)是人的基本境况,把每个人都当成独一无二的一个是基本的人道要求,而把所有人都当成可替代的、可通约的人则是最不人道的。现代教育到了缩小规模(包括学校和班级),走向个别化的时候了。

  现代教育的整体转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基于养育心灵的需要,教育实践可以从一些具体的方面进行探索。儿童的心灵成长有“自然”的一面,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呵护儿童心灵的“自然发育”。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过雏形的精神生活了。孩子念念有词的想象性的有声对话会逐步发展为想象性的无声对话,而内心对话的发育过程其实也是精神生活的发育过程,慢慢地孩子会将对话对象由想象的伙伴转换为想象的自己,会在想象中将自己做过的事情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放映。教育,包括家庭教育所要做的就是不干预孩子的出神与发呆,任其在想象的精神世界里遨游。大规模的制度化的教育天生不包容孩子的这种“神游天外”,甚至将其视为一种病态,一种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毛病,总想在孩子的脑子里系上一根绳子,牵着孩子的注意力去学那客观化的知识。学校教育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一方面要学着包容孩子们的发呆与出神,另一方面还要尝试创造条件让孩子们时不时地“神游天外”。关于沉思(meditation)与默观(contemplation)的教育探索就是这方面的努力。这些尝试虽然不足以动摇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念,毕竟为教育展示了另一种可能。

  可以着手进行的教育尝试还有很多。第一,想象力的培养。如前所论,想象力对精神生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丧失想象自己和想象别人的能力,智慧、道德、正义这些基本的人类价值都无从谈起,教育应探索并加强想象力的培养。第二,教育活动步调的放缓。现在的教育被现代社会匆忙的节奏带得太快了,总是匆匆忙忙学完一个又一个内容。教育应该有自己的节奏,应学着从速度和所谓效率的崇拜中解脱出来,用自己的从容不迫、不慌不忙去培养从容不迫、不慌不忙的儿童。第三,将如何面对自身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现代教育教给孩子的是如何逃避自身,但现实生活的孤独和空虚却时刻提醒着我们逃离自己的代价,因此教育应探索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孤独。第四,非常态意识体验的激发。人有确定性的需求,把世界和人事纳入“常规”才会有安全感。“常规”有助人摆脱日常负担的一面,也有蒙蔽人的另一面,我们正是在片面追求“常规”的过程中,把事关重大的人生意识与体验,比如死亡意识等给遗忘了。教育在非常态意识体验方面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比如一些教育机构所进行的“末日体验”(假设受参加者的生命还剩下最后几个小时,思考这最后几个小时最想做的事情到底是什么)活动,都是有益的探索。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