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宋养琰:以史为鉴 把改革进一步深化下去

2014年02月07日14:45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过去一年,从大环境上看,“中国梦”点燃了中国的热土:强国梦,复兴梦,航天梦,海洋梦……梦梦相扣,催人奋进,中国在翘盼,中国在逐梦。

2013年,我也在逐梦,我的梦有的已经实现,有的将要实现,有的期望实现。在这一年中,我曾梦想,多读点书,读点好书;与过去不同的是,这一年我有选择地读了一些史书和古书,读史使人明智,我的确从中感受良多,受益匪浅。“以史为鉴”这是至理名言。对我来说,以下几个问题更为关注。

三国时期,杨修主持为曹操兴造一座“相国门”,开始就搞得富丽堂皇,巍巍壮观;曹操见后,命人在“相国门”上写个“阔”字,杨修领悟后,随即从简改建。明末李自成到了后期,自以为江山在握,该享乐了,于是朝野上下,天天“过年”,结果弄得民不聊生,民怨沸腾,民变四起,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前些年,在社会里广泛流行着“阔绰风”、“吃喝风”、“公费旅游出国风”,有的企业因经营不善已危如累卵,仍送往迎来,杯盏交错,投桃报李,照样安之若素。历史反复证明,任何一个民族或社会,如果人们在观念上、在实践中对财产的关切度很低,不太重视对财产的有效占用、积累和增殖,一味渴求消费,无止境地对财富的存量和增量任意挥霍和浪费,那么,这个民族或社会是很难有生机和活力的,也很难兴旺发达。

中国历史上,早就有“义利之争”。孔孟之道,重“义”而轻“利”,但这种“义”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并未能真正释放出中国新的更高的生产力,相反却使中国长期沉沦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之中。西方的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重“利”而轻“义”,但它把社会推进到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同时,也相应地带来了种种弊端,如对内横征暴敛,两极分化,对外攻城略地,搞殖民政策,大发不义之财。我以为,“义”和“利”原本不是完全对立的,处理得当,可共存共荣,相得益彰。因为市场经济就其本性而言,在重“利”的同时,也讲求“公开”、“公平”和“公正”, 讲求“公信”和“公德”,讲求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实现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其“义”就深寓其中。愈是发达的和完善的市场经济,愈能使这些原则得到充分的贯彻和实现,市场经济的进步作用也更加显著。我们今天之所以要实行市场经济,其主要原因也在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更重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在中国的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改革。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即改革)是规模较大的改革,这场改革基本上成功了,它奠定了秦国一统中国的基础。西汉末年王莽的新政改革,北宋时期王安石的改革,清末时期光绪1898年的戊戌变法的改革等,都先后失败了。为什么呢?现在看来,改革成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敢不敢在根本制度上“破旧立新”。商鞅改革之所以成功,主要原因是他在经济方面对所有制这一根本制度实现了真的突破。“废井田,开仟陌”是他改革的根本攻略。所谓“废井田,开仟陌”就是把当时以“井田”存在的“公田”分给个人,实行土地私有制。就当时而言,只有这种改革,才能化解当时社会深层次的矛盾,解放生产力,扩大社会财富的生产,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包括改革者的需要。处于被改革的国家,因为改革后所带来的经济繁荣,税赋收入增大,也从中得到好处。而王莽、王安石、光绪等人的改革,只是对旧制度作修修补补的改革,至多调整或实现社会利益再分配,这种改良型的改革,不仅不能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不能解放生产力,反而激化社会矛盾,增大改革的阻力,使改革无法进行下去,因而改革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我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也是因为在根本制度上敢于破旧立新,具有“突破性”。例如,在农村,破除公社所有制,分田到户,实行联产承包制;在城镇,打破公有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在改革中更有效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和公有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个体经济、私有和私营经济,发展混合经济等。中国古诗有云:“万紫千红总是春”。改革调动了广大农民、城镇市民和企业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放了生产力,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迅速增大社会财富的总量,使社会全体人们受益,相应地尽可能地减少了改革的阻力,使改革蓬蓬勃勃开展起来并发展下去。

我记得,有一位英国经济学家曾说过:倘若你给我一个好的制度,我可以把沙漠变成良田;反之,我只能把良田变成沙漠。制度,特别是所有制,它构成任何一种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根本性的制度。

今后的改革,我们仍必须在已经取得的成果基础上,继续沿着正确的方向,奋勇向前,把改革进一步深化下去。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宋养琰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