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观潮

细说贤者与能者的排序

毛志成

2014年02月06日15:05   来源:辽宁日报

原标题:细说贤者与能者的排序

中国自古就很看重一个“贤”字。所谓“贤”,通俗地说无非是有较高的道德素养,有一定的精神品位,这其中就必须包括无私、办事公平。至于是否有高于别人的特殊智慧、特殊本领固然重要,但又不一定是第一位的。

与贤者相辅的,还有一种人叫作“能者”,即有很高或较高本领的人。这种人如果有大德固然好,即使在道德上有些小毛病也不必苛求。

中国古代在处理人和事的问题上,最正确也最理性的理念之一就是八个字: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也就是说:由贤者去当一个群体的最高领导者,由能者处理一应具体之事,而且必须服从最高领导者的领导。

反过来行不行呢?十之八九是不成的。比如说,由能者当最高领导者,不考虑这样的人是否贤德,最终是办不成大事的。举例说,《西游记》中的一行取经人,如果最高领导者不是唐僧而是孙悟空,《三国演义》中的最高领导者不是刘备而是诸葛亮,《水浒传》中的108名好汉的最高领导者不是宋江而是武松、鲁智深、孙二娘,事情很可能乱了套。同样,后来的某些名牌大学的校长,只由具有很高学术成就的人来当,不理会他是否有道德声望,能否将其他教授团结在一起,能否办事公平,那样的大学校长是当不好的。当然,贤者也必须有一定的智能,而智能不足的“老好人”只能把事情搞得一塌糊涂。

我们虽然希望贤者与能者由一人兼之,而且这样的人确实存在,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不会成为普遍现象。因此在尊重(包括敬重)贤者与能者的同时,还是要讲求一点在权威上的排序问题。我认为“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更有益于把事情办好。把话说得再通俗些就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第一把手,必须首先是贤者。若是为官有能而不贤,本领很大但私心太重,兼之任人唯亲、拉帮结党,最终的结果必然是祸国殃民。而他本人的官运也不会长久。

什么是真正的贤官?良知、良能的有机统一之谓也。什么是良知?其实就是正义、正直、正派。什么是良能?其实就是所具备的本领(不论大小)都用于利国利民。加在一起,就叫贤官。 “贤者在位”的另一个很重要的特质是:不把头衔、官级、职位、权力等等看成个人资本,而看成社会正能量的一种整合。

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的今天,各种机构、部门、团体、行业的领导者也必然会越来越多,其中的等级也会越来越多。这些人之中,能力的高低固然是对一个人进行业绩评定的标准之一,但更重要的是看其是否贤良。

中国古汉语中的“贤”字,千百年来的褒义和贬义都有偏颇性。时而把“贤”的标准定得超高,一提到“贤”就联想到“圣贤”,好像大多数人连想都不敢想。时而干脆把“贤”字从现实社会中抹掉,好像只有“能”才是人们的仰视对象。连贪官、污吏、恶徒、骗子只要有“本领”,也不乏吹捧者。殊不知不贤之人都是社会的赘瘤,也都是正常社会、先进社会必须切除的对象。而只有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才是世之幸、民之福。

最后说一说“能者在职”的问题。真正的能者在职,根本的一条是忠于职守、勤于职事、精于职业,而至少不渎职、不误职、不违职,不滥用职权。

说一千道一万,我们的最大希望还是那一条: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谢磊、赵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