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谨防“破窗效应”

李长跃

2014年02月01日11:05   来源:湖南日报

原标题:谨防“破窗效应”

“要让每一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不能搞特殊、有例外,使党的纪律真正成为带电高压线。”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十八届中纪委三中全会上如是强调,让广大民众对惩治腐败充满信心和期待。

“破窗效应”理论告诉我们:如果一扇窗户玻璃被打破又得不到及时修理,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惩治腐败也是如此,如果有人“伸手”却没有“被捉”,如果因为腐败较轻而不加惩处,既会助长贪腐者的侥幸心理,也极有可能纵容别人去重复“同样的故事”,出现“一人违纪,众者随之”的现象,产生“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恶果。只有坚决防止“破窗效应”,惩治腐败才能常态长效。那么,又该如何防止呢?

绷紧“警醒之弦”是前提。有的人认为自己只要不犯大错误,不搞大腐败,偶尔得点小实惠无伤大雅。然而,小洞不补,大洞难堵;小节失守、大节难保。当第一次打开贪欲之门、伸出贪腐之手,投其所好者就会蜂拥而至,使其越陷越深,最终演绎“苦难的童年、奋斗的青年、上升的中年、悲惨的晚年”悲剧。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打铁还需自身硬。时刻绷紧警醒之弦,牢记崇高的理想信念,才不会被贪腐之心“绑架”、被糖衣炮弹“俘虏”。

扎密“制度之笼”是保障。腐败往往与公权相连,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很容易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还是制度靠得住些。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靠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管钱、管物,才能常态长效。然而,如果制度用词模糊、规定笼统,同样给人留下钻空子的空间、留下打擦边球的机会。唯有尽量细化量化、科学严谨,尽量把制度“笼子”扎得密一些、紧一些,既关得住老虎、又飞不走苍蝇,才能避免“牛栏关猫”的现象。

高扬“惩处之剑”是关键。“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前腐后继”之所以反复上演,就是因为有太多的“下不为例”,使制度成了只吓唬麻雀的“稻草人”,进而形成“破窗效应”。给制度“笼子”通电,杜绝执行上的“黑洞”,对越“红线”、闯“雷区”的腐败行为“零容忍”,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才能打消某些人的侥幸心理。

今日中国,贪腐可谓“全民公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潮流中,坚决防止“破窗效应”,打好反腐这场硬仗,让廉洁清风与改革新风互相激荡,中国号巨轮一定能驶得更稳、行得更远。

(作者系郴州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晶、秦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