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

新书评介

李捷:明辨是非、解疑释惑的好教材

2014年01月29日08:2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2013年修订版)》,近日已由学习出版社出版。这部通俗思想理论教材肩负着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上明辨是非、解疑释惑的重任,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色。

抓住事关大局的关键性问题。全书仅7万字,却很有分量。这个分量,就在于抓住了事关改革开放根本方向的关键性问题。新一轮改革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进入改革的深水区。这个“水”之所以深,不仅在于遇到的都是积累下来的顽疾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深层次问题,必须讲究智慧和策略;而且在于经常涉及事关改革方向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在明辨方向、明辨是非的基础上作出判断和选择,决不能跟着感觉走。例如,改革开放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利益关系和价值取向多元多样势所必然,但是党和国家指导思想不能多元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决不能动摇;世界上有多种发展道路,我们尊重别国人民的选择,但是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我们必须坚持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大胆推进,但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和政治理念,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在改革开放攻坚克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始终是增强人民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核心力量,必须抵制西方多党制,同时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经济体制改革是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势必涉及基本经济制度中的“两个毫不动摇”,必须坚持两手抓、两点论,既不能搞私有化,也不能走“单一公有制”的老路;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宏伟事业,全面深化改革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决不能遇到一点问题和挫折就“杞人忧天”,动摇锐意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更不能走“回头路”。围绕当前全面深化改革遇到的这六大根本性问题,该书一一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体现出迎难而上的理论勇气。

从事实出发,以理服人。全书论辩性很强,旗帜鲜明,重点突出,却没有强加于人的感觉。这是因为该书采取了用事实讲话、用真理说服人的论辩办法。例如,在阐述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问题时,该书并没有满足于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论证,也没有满足于对马克思主义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指引我们走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的论述,而是把相当大的笔墨放在回答当前困惑一些人思想的问题上,诸如: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是不是指导思想就可以搞多元化?社会思想、价值观念多样化,是不是指导思想就可以搞多元化?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会不会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会不会影响学术上和艺术上的自由争鸣?该书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对这些思想问题逐一加以分析,使读者真正认识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该书在回答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问题时是如此,在回答其他五个“为什么”时也是如此。如果把书中大大小小的问题集中起来,就不难发现,这些既是当前一些人借以蛊惑人心的话题,也是部分干部群众深感困惑、亟需解答的问题。书中不仅讲大道理,也结合思想实际,着力做解疑释惑、争取人心的工作,不是绕着矛盾走,而是迎着思想问题上,贴近了人们的思想实际,有很强的针对性。

朴实生动,深入浅出。文风和话语不是小问题,而是关系理论宣传实效的大问题。该书不仅敢于亮明观点、迎着思想问题上,而且力求把抽象的理论同生动的事例结合起来、把用逻辑力量说话同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结合起来,使得全书在科学、严谨、准确的基础上做到形象生动、绘声绘色,打动人、说服人、教育人。例如,在回答中国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三权分立”制度这一问题时,该书通过列举大量实例,说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的“三权分立”是在同封建主义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也是历史形成的。正因为如此,即使都实行“三权分立”的西方各国,也是各有各的具体形式,大部分国家没有实行美国式的“三权分立”制度。所以,把“三权分立”当作普世价值是没有根据的。而且,“三权分立”造成了事关国家重大利益的问题一拖再拖、久议不决,成为各派利益争斗的牺牲品,就连美国联邦政府也因两党争执而多次陷入关门的困境。况且,在“三权分立”下产生的“政治游说”机制,又为“权力寻租”等腐败行为提供了温床。书中也采取类似方法,令人信服地说明了我国为什么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为什么不能搞西方多党制、为什么不能搞私有化等问题,形象生动,说服力强。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

《 人民日报 》( 2014年01月29日 12 版)

(责编:杨丽娜、谢磊)
相关专题
· 李捷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