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哲学的时代使命系列谈)

欧阳康:汇聚时代精神 引领社会发展

2014年01月26日08:0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汇聚时代精神 引领社会发展(哲学的时代使命系列谈)

哲学的时代使命,概括地说,就在于汇聚时代精神、提炼核心价值、提升人类智慧、引领时代发展。当代中国哲学要完成好这一使命,需充分发挥反思、批判、前瞻等功能,会通古今、领航时代。

在理性反思中增强思想自觉

黑格尔说过,“哲学的认识方式只是一种反思——意指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他进一步强调,“反思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思想自觉的前提是“对认识的认识”、“对思想的思想”,为此他把哲学比喻为“密涅瓦的猫头鹰”,只有到了傍晚才能悄然起飞,去探索世界白天走过的历程。人类的思想自觉和文化自觉,都是以清晰的历史意识作为基础的。哲学要提升人类的思想自觉和文化自觉,就要通过理性反思实现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历史进程的清晰把握。

当代中国哲学要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智力支撑,首先应系统梳理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找出其不灭、不断、不散的文化基因,以便在新时期进行传承和传播;系统梳理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产生以来500多年的历史,探寻其中国基础和中国内涵;系统梳理中华民族在近代落后挨打的历史,检讨其原因并引以为戒;系统梳理我们党成立以来、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进程,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掌握其规律性,做出哲理性解读,将其转化为积极的历史—思想资源。

自觉反思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能使当代中国哲学获得更加坚实的历史基础,并进一步丰富理论内容、更新理论形态,增强说服力和解释力,在提高全民族的思想自觉和文化自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在改造现实中开创美好未来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改变世界源于对现实不满足,目的是创造一个更加理想的世界,为此人们必须保持对现实世界的批判精神。批判性是开放性与超越性的内在基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思想条件。批判既是为了更好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也是为了更好地作出价值评判和科学决策。黑格尔曾说,“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也就是说,只有合理的东西才是具有必然性和应当存在的。为此,哲学应在批判现实中检验现实,为开创美好未来奠定良好思想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人类文明发展迄今几乎所有的积极要素,让它们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思想和文化最为多样化的国家之一。思想和文化的多样化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活力,为人们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使我国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问题与挑战,尤其是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主流价值、削弱了核心价值,影响到社会各种力量的凝聚与整合。

当代中国哲学应对我国社会多样化的思想文化进行批判性审视。首先,思想文化多样化的实质是什么?思想文化的多样化与生产方式、分配方式、生活方式等的多样化相伴而生,而在这些多样化的背后是利益关系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其次,在多样化的思想文化中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在不同的价值诉求中哪些是合理的,应当满足和保护;哪些是不合理的,应当加以遏制或引导?再次,如何包容多样性、差异性,使多样化的思想文化能够在同一个社会制度和社会体系中和谐相处?如何通过科学治理和调控,把这个多样化的社会整合为一个有机统一的系统?等等。

当代中国哲学应科学盘点我国的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各种价值取向,并对其作出合理性评估,张扬其合理内涵,批判其不合理方面,为人们作出恰当的价值选择提供指导。应当看到,社会转型和大变革时期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良莠并存,当代中国社会的多元价值观并非都是合理和健康的。因此,应对那些不健康不合理的价值观进行批判和斗争,对健康合理的价值观予以肯定和弘扬,构建能够保障各种正当利益和合理价值诉求的社会利益分配机制与价值实现机制。

在科学前瞻中实现时代引领

马克思曾把哲学比作迎接黎明的“高卢雄鸡”,能够知晓未来、预示发展趋向。哲学正是在科学前瞻和预见中,实现其对时代发展方向引领的。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性,既表现在对人类已有文明成果的接受与传承,又表现在可以根据新的情况对待历史、创造未来。因此,人类文明从总体上看是一个不断进化与发展的历程。虽然其间也不排除逆行与退化,或者中断与停滞,但无论进化、停滞还是退化,都不可能是历史的完全重演和简单再现。从这个角度看,社会发展既有与过去的相似性,又有不可逆性、不可完全重复性、不确定性。处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人们,一方面不能没有经验指导与历史借鉴,不懂得历史就不可能懂得现实和未来;另一方面不能仅仅靠经验来指导现实和未来,因为现实和未来一定包含着历史上尚未产生的新东西、新内涵。正因为如此,人们既不能不摸着石头过河,又必须不断进行前瞻和预见,并据此开展顶层设计和规划,以实现对社会发展的引领。

当代中国哲学应具有科学的前瞻能力,在对现代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等的深刻把握中预见世界发展大趋势,把握中国未来走向,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应当看到,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有了全新的内容和特点;同时,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取消国度的差异和国家的作用,反而使其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合了世界现代化经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多个要素,是人类发展史上全新的文明类型,既需要加强理论探索,也需要推进实践创新。正是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中,当代中国哲学可以走入中国人的实际生活与精神家园,发挥重要的预见和引领作用。

反思、批判和前瞻并不是分离的,而是相互支撑和彼此协调的,它们构成了当代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气质和责任担当。其中反思是前提,批判是基础,前瞻是目标。如果能有效发挥这“三位一体”的功能,当代中国哲学就能对当代中国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合理解读与解答,从而有效担当引领时代发展的历史使命。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研究所所长)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人民日报理论版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