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全国百家网站寻找“追梦人”报道(延边新闻网)

朱坤杰:飞翔的灵魂伴着鸟

记者 张志远

2014年01月08日13:1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朱坤杰老师生前救助受伤的白鹭


  7月2日,珲春环志站的朱坤杰老师心脏病突发,在长春去世。根据她的遗愿,她的骨灰被撒到鸟儿生活的大山里,她要与鸟儿相伴,与它们同飞。

  爱鸟护鸟,是她从小就有的梦想

  朱坤杰生于长春九台,从小爱鸟的她考上哈尔滨的东北林业大学林学系森林动物繁殖利用专业,毕业后在白山市做了17年的老师,之后随丈夫来到长春工作,做了东煤公司内部报纸的编辑。与鸟为伍,为鸟做事是朱坤杰一生的梦想。她一直计划着做鸟类环志工作,为鸟类科研做些什么。朱坤杰对鸟的喜爱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朱坤杰每天都在学习有关鸟儿的知识。

  “最后真正能建立鸟类环志站,还得益于1992年的一句话!”当年记者采访朱坤杰时,她对记者回忆说。那一年,51岁的她回到学校参加校庆,同学和老师感叹从事本专业的人越来越少。朱坤杰满口答应:我退休后,来搞我们的专业。同学和老师记住了她这句话。

  走进深山 鸟儿延续了她的生命

  1996年,朱坤杰大学的老师把自己编的《东北鸟类图鉴》邮给她,此时朱坤杰退休不到一年,因心脏病几次入院,医生下了病危通知。朱坤杰拿起书爱不释手,她决定用最后的时间重操专业,这一年,躺在医院病榻上的她病情尚未康复,就赶赴黑龙江和大学老师一起从事鸟类环志。后来,她巧遇国家鸟类环志中心副主任侯韵秋。见她如此爱鸟,侯韵秋就动员她回吉林省做鸟类环志。

  1997年,朱坤杰和丈夫来到珲春,把家从长春搬到珲春的大山沟里。在马川子乡依力南沟鸟类迁徙的路线旁安了家,当地农民见朱坤杰心脏病如此之重,纷纷议论说:“这老太太,不去火葬场排队,跑到这山沟沟里遭这罪。”

  然而,朱坤杰自从和鸟打了交道,揣着病危通知书的她再也没住过院,“要是没这鸟,我早没了!”她说鸟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环志11年 为13万只鸟上了户口

  2002年春天,在国家鸟类环志中心的动员下,珲春鸟类环志站成立了。

  朱坤杰一个人忙活不过来,远在长春的儿媳付宇霞辞职来到大山里,婆媳环志站有了模样。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副主任侯韵秋说,全国30多个环志站,朱坤杰是唯一一个“个体户”。

   这是一项有重要科学意义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很费时、费力、费钱的工作。最初,朱坤杰每天只能做二十多只鸟的环志,但她一直坚持着。侯韵秋副主任称朱坤杰的工作,为中国,也为世界的鸟类科研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朱坤杰本人则告诉记者,她已与鸟儿情定一生。

  11年来,她和儿媳为158种13万只鸟做了环志。世界上许多地方的环志站捕捉过戴着珲春鸟类环志站标志的飞鸟。朱坤杰的出色工作受到国家林业管理部门的表彰。

  魂归山林 继续守护生态延边

  朱坤杰在兢兢业业做好环志工作的同时,还是生态文明的宣传员。她几乎每天都接待慕名前来的群众,给大家宣讲爱鸟护鸟的道理和知识。每年候鸟飞到珲春驻脚的季节,朱坤杰都带着鸟类挂图,到敬信湿地,给群众指引鸟的种类和特征。她的家几乎成了伤鸟疗养院,经常接受救治放生各种受伤的鸟。在朱坤杰的感染下,珲春爱护鸟的市民与日俱增。

  今年6月18日,朱坤杰救治的两只雕鸮和一只白鹭伤愈。这天,朱坤杰给本报记者打电话,委托记者前去敬信湿地放生,没想到,这是记者与朱老师所见的最后一面。朱老师之所以委托记者给鸟放生,是因为她身患重病了。

  “我婆婆走得突然,但她走得很安详。眼下孩子在延吉需要我照顾,等孩子安顿好了,我就回来,把婆婆的鸟类环志事业传承下去。” 付宇霞告诉记者,老人留有遗愿,走后不操办,把骨灰撒到鸟类迁徙的大山里,她要与鸟儿相伴,与它们同飞。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