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强化问题意识 走好群众路线

安徽省淮南矿业集团党委组织部 周忠新

2014年01月07日14:48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中央领导同志先后就树立“问题意识”作出重要阐述。习总书记指出,“只有立足于时代去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这个时代的社会进步;只有立足于时代去倾听这些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社会和谐的时代号角”。刘云山同志指出,“要树立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集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安徽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在省委活动领导小组的严格要求、精心指导下,全省第一批活动单位各级领导班子、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查找问题,勇于正视问题,深入剖析问题,真心解决问题,表现出的强烈的 “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系统的“问题思维”,对新时期如何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作出了新探索,对落实党的宗旨和群众观进行了新实践,值得我们认真总结提升,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光大。

一、没有思想政治上的高度自觉,就很难把群众路线走得正、走得实。走好群众路线,就要认真回答好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三个问题,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思想观念。

“问题导向”是指从问题入手,积极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思想方法。新形势下,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党员干部首先要认真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三个根本问题。弄清这“三问”,我们才能看清奋斗的目标方向,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把握自己的准确定位。这是我们走好群众路线的根本保证。

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干事创业的目标追求。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解放和幸福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融入到全部的奋斗实践中。正是因为这样,才赢得了群众的拥护支持,凝聚起巨大的前进力量。我们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关键是要站稳群众立场,自觉与群众打成一片,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指数。

把“一切依靠群众”作为推进发展的动力源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来自群众,始终以人民为靠山。我们解决好“依靠谁”的问题,关键是在思想上牢固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工作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方法,注意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转化为系统的工作措施,再落实到群众中去,使之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无论是制定政策、出台规范,还是组织考核、评比表彰,都要增加群众的话语权,注重群众评价。同时,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集中群众智慧,激发群众创造,使各项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

把群众当亲人作主人。明确“为了谁”、搞清“依靠谁”,归根到底还是要解决好“我是谁”。党员干部只有弄清“我是谁”, 才能时刻把群众挂在心中,把群众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需要当作第一信号,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更好地改造自己、提升自己。我们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关键是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对群众始终心怀敬畏。如果感情上疏远群众,思想上轻视群众,迟早会被群众所抛弃。我们要经常用群众这面镜子照照自己,匡正人生追求,校验价值取向,衡量职业精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二、没有行动上的高度自觉,就很难把群众路线走得稳、走得快。走好群众路线,就要强化问题意识,高度重视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

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古往今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可见,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未必是坏事,恰恰正是需要我们着力加强的工作重点、亟待化解的主要矛盾。我们的工作千头万绪,抓什么?抓问题就是抓主要矛盾,抓住问题就是立足实际;从哪里入手?问题就是切入点,找准问题就是牵住了推进工作的“牛鼻子”。这是我们走好群众路线的重要抓手。

坚持问题导向,就要敢于正视问题。怕暴露问题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对待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工作中暴露的各类问题,不能有“护窝子”思想,不能有“家丑不可外扬”心态。这些倾向只会使问题越积越多,小问题变成大问题,新问题变成老问题,形成恶性循环。正确的态度是,我们既要把问题看做挑战,迎难而上,主动化解,更要把问题作为机遇,抓住不放,盯住不松,以此为契机,改进作风,提升管理,推进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就要善于发现问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首先要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问题一般是隐性的,外在表现为一些不同的信息。只有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我们才能发现实践中的各类问题,尤其是那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新问题,带有复杂性、根本性的大问题,甚至那些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的问题。其次,要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发现问题。要通过各种途径,采取直接或间接的形式,保持和群众的密切联系,从群众中获取真实信息,及时了解发现问题。不少地方在实践中探索出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作法,如不定期开展“五同”活动(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进步),在活动中发现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值得参考借鉴,结合行业或本单位实际推广运用。

坚持问题导向,就要积极解决问题。正视问题是前提,发现问题是关键,解决问题才是根本目的。解决问题要“快刀斩乱麻”。问题解决得越及时、越主动,成本就越低,效果就越好。解决问题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力戒表面文章,切忌避实就虚、避重就轻。解决问题无止境。领导工作、基层管理的实质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面对各类问题,要有耐心、恒心、韧劲,在解决问题中锤炼作风,凝聚合力。

坚持问题导向,不仅是工作方法、精神境界,更是党性原则、政治品质。精神萎靡、意志消沉、不求进取,就很难主动去发现问题,即使遇到问题也会视而不见、听之任之。问题意识折射的是宗旨观念、责任意识,彰显的是忧患意识、进取精神,展示的是积极向上、奋勇向前的工作状态。坚持问题导向,我们才能“知不足而后进”、“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问题,认真解决问题,从而不断适应新形势,推进新发展。

三、没有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就很难把群众路线走得好、走得远。走好群众路线,就要重视优良作风传承和制度建设,切实强化深入查找问题、有效解决问题的工作基础。

思想教育解决的意识层面的问题,规范行为则需要健全完善的机制约束。健全走好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一靠领导带头示范,二靠坚持优良传统,三靠基本制度。这是我们走好群众路线的重要保障。

把领导示范带头作用发挥好。“风成于上,俗行于下”,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各级领导要切实增强“示范”意识,发挥引领作用,在各级组织中形成浓厚的“领导鼓励讲问题,群众愿意提问题”的民主空气,在班子中形成“解剖自己不怕严,批评他人不怕怨,亮出问题不怕丑,触及思想不怕痛”真心践行群众路线的良好作风。

把好传统、好办法坚持好,如:开好民主生活会,要运用问题导向法,会前把问题摸排清楚,会中把问题性质、责任归属分清楚,会后把各类问题整改好,才能切实增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针对性,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地方的人代会、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各级党组织采取的听证会、恳谈会、征求意见座谈会、合理化建议、“网络问政”等形式,都是及时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的好形式,要注意发挥这些载体优势,及时把群众意见收集上来,作为搞决策、拿方案、办事情的重要依据。

用制度管根本、管长远。注意及时将一些有利于密切联系群众的做法用制度固定下来、坚持下去。我们要以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干部与群众的联系沟通机制,层层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蹲点工作制度等,促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特别是发展落后、问题较多的地方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心声,帮助解决困难。建立健全群众评价监督机制等,相信群众、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把各项工作的评判权交给群众;建立公开透明、公正客观的党员干部监督评价体系,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评议权和建议权,真正把群众“公认度”和“满意度”,作为监督管理党员、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