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 陈炳才(资料图)
人民网北京12月16日电 (万鹏)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12月12日至13日在京举行。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就此,记者采访了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陈炳才研究员。
陈炳才谈到,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赋予城镇化新内涵,回归了城镇化本质内涵。会议提出,城镇化“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由此可见,城镇化不是土地、住房的城镇化,也不是大拆大建的造城运动,而应是布局合理、优雅、让人有记忆、有乡恋的城镇化,城镇化的人文和历史、自然特色更明显。他指出,新加坡城市建设经验告诉我们,人老怀旧,因此,其高楼大厦边留有足够的空间建造新的楼房,一旦旧房需要改造,在空地上建新房后,先搬住后拆迁,避免了拆迁矛盾。到目前,新加坡的土地60%依然是禁止开发,40%的开发地带依然有很多尚未开发。新加坡的城市,是一个花园城市,绿色城市。反观我国的城镇化,地方城市官员们急于求成,试图把后来几代人完成的事现在就想做完,这种大拆大建的拆迁随时耳闻应该反省。可喜的是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纠正了以往的片面政绩观和城镇化思路。
本次会议指出“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陈炳才认为,这为城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几千年来,城镇之所以被人们向往的一个朴素认识就是城市比农村好。城市比农村好在哪里?现代社会,城市的高楼大厦、繁华、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交通便利拉开了巨大的城乡差距,高福利、良好的教育体系和制度令农村人向往,城市的组织性、开放性和相对农村的公平吸引着人们走进城市。正因为城市与农村的差距,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差异,吸引着人们从乡村走进城市,从小城镇走进大城市。从历史看,城镇是非农业人口的集中居住地,是非农经济活动的聚集地,也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人类文明及其发展的集中表现形式之一。城镇享有比乡村更高的生活、福利水平和更高的文明程度。城镇也是一种组织,具有秩序性和制度性等约束要求,它消除了农村的自由散漫。
陈炳才认为,城镇必须让常住人口市民化,不能让新进城的居民低人一等,受到政策和制度和歧视。那样,就是超越了城镇化的条件。因此,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不要超越自身能力和条件盲目搞只见楼群不见人的城镇化,更不能搞身份待遇歧视的城镇化。他强调,城镇化以人为本,有着丰富的内涵。不仅要入城农民、常住人口享受市民待遇和福利,从拆迁、建设布局、小区建设设计,包括车位、老年人、孩子活动场所,公园配置上,须有人性化的安排;城镇必须是生态、环保、节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化,否则,城镇在严重的污染和雾霾之中,也不是人民所期望的;城镇也必须适宜居住、建筑物可长期保存有地方特色而非大拆大建。城镇必须设置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城镇的建设应有立法、规划,按照规划布局和建设,而非换一任书记市长换一次规划思路,城市群、主城与卫星城相互协调布局,不能是开发商设计的城镇化,不能是为了土地财政的城镇化。一个城镇和城市的发展,不是一任领导和一代人就完成的,而是无数代人的努力,不应有“毕其功于一役”的不切实际的妄想。要一张蓝图干到底,每任领导和居民,都是在为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而不是推倒重来,各搞一套。
陈炳才讲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功成不必在我,要甘于做铺垫性的工作,敢于抓未成之事。”红旗渠、三北防护林等大工程,都是几代人一以贯之而成的。又说,领导干部要善于“瞻前”,既不搞“一个师公一道法”,也不刻意高“新官上任三把火”,要遵循客观规律,尊重群众意愿,多多添柴而不胡乱起灶,不求个人风光而是一以贯之地干下去。
最后,陈炳才指出,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部分,美丽中国不仅要让乡村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也要让城镇如此,更要让城镇具有传承。会议要求,城镇化过程中,要“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因此,不能只是发展高楼大厦连成群片、道路便利的城镇,忽略城镇化的本质。没有历史传承的城镇化,城镇就会失去了特色、文化和灵魂,因此,一定要“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