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一张蓝图抓到底,不仅需要科学决策,也需要思想境界。什么思想境界?就是功成不必在我”。这段论述深刻揭示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革命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解决一些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急功近利倾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现实针对性。
所谓“功成不必在我”,简言之,就是说每个人要为革命事业做出最大的贡献,但革命事业的成功未必就在我手中、在我任期、在我有生之年看到实现。这是人生的崇高境界,只有一个人达到为事业而忘我、为“大我”而弃“小我”时,才能做到“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不必在我”是一种共产主义理念。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共产主义学说,就是一个必须靠“功成不必在我”的意志来圆梦的学说。它描绘的世界大同的蓝图,在阶级社会中不可能实现。要到达共产主义的理想天国,需要世世代代人的接力奋斗。在这个征程中,许多的人看不到共产主义的现实美景。明知眼前的付出不可能取得现实的回报却义无反顾,只有具有共产主义坚定信仰的人才能做到。
“功成不必在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从推翻帝制、创建中华民国到新中国诞生、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辟,其间每次社会进步都有许许多多的人们为此付出长时间的艰辛乃至生命的代价。用历史的眼光看这花开花落、朝朝暮暮,不难发现,不管是用和平方式世袭承继,还是用战争手段“破旧立新”、完成更替,都是一种历史接续,由此推动着社会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不可能完成打烂旧世界、建立新制度的历史使命。作为微观的“人”即一个人,他在这个历史长河中就像天上的“流星”瞬间即失。但是,作为宏观的“人”即广大人民群众,是由看似“渺小”的一个个普通人所组成,个人微不足道的力量累积,最终汇聚成为巨大的历史洪流,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所以,“功成不必在我”是历史的结论。
“功成不必在我”是共产党员的党性。党章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共产党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的利益而奉献,而献身。它要求每个共产党员把人生价值定位在服务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上,而不是追求个人目标的实现、个人私欲的满足。这一党性要求共产党员必须具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崇高境界和人民情怀,树立功在党和人民的事业顺利推进,功在改革开放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得到最大限度的解决,功在人民群众得到最大实惠的思想。
“功成不必在我”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我们进行的事业是伟大的事业,这个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在一年、一个任期内完成。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全局观、政绩观。历史观,就是从对历史负责的高度,来看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否承继了历史而没有割断历史,是否在前任的基础上前行而没有推翻前任、朝令夕改,是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全局观,就是站在全局、战略的高度研判形势、决策问题,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战略与策略、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政绩观,就是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以付出损害长远利益的代价干杀鸡取卵的蠢事,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一时的发展速度,不以借口维护群众的利益而忽视全局,搞部门利益。
把“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运用于实际工作生活中,对于一个领导干部加强思想道德和党性修养、解决本领恐慌、提高治理能力、走好人生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功成不必在我”必须树立远大理想。理想是行动的指南。是树立鸿鹄大志还是燕雀小志,决定了一个人以怎样的行动对待人生。周恩来说:“志在金钱者,其终身恒乐为富家翁;志在得官者,百计钻营不以为耻”。他认为,“立志者,当计其大舍其细,则所成之事业,当不至限于一隅,私于个人矣。”就是说,一个人必须立大志,为国家民族,才能成大事。作为党员和领导干部,这里所立的“大志”、成就的“大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树立这样的壮志凌云,才能淡化私心、私利、私欲,经受住名利、官位、金钱的考验,不为蝇头小利折腰;才能以事业为重、大局为重、他人为重,不为所谓个人一时的政绩而急功近利、竭泽而渔。
坚持“功成不必在我”必须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功成不必在我”,不是消极等待、无所作为,而是要立足现实,干好当今。因为,今天承接着未来,没有今天的坚实基础,就不可能向未来快步迈进。因此,必须抓住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扩展我们的发展空间。必须像钉钉子那样,一锤一锤钉下去,实干苦干,夯实基础,稳扎稳打,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必须牢固树立问题意识,从解决问题入手,紧紧盯着薄弱环节,涉险滩,谋对策,破难题,在解决问题中推动前进。
坚持“功成不必在我”必须在继承中创新。“功成不必在我”连接着历史和未来。一个领导干部在继任的时候,继承的是前任留下的事业,卸任的时候,把成功的机会留给了后人。因此,坚持“功成不必在我”,首先,必须正确对待前任的工作。前任是一段历史,是巨人的肩膀,否定前任就是割断历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行走,可以走得更快、更远。撇开前任,另搞一套,必然增加工作的难度。新官上任,不只是接下前任的官位,重要的是接过前任的事业继续前进。肯定前任所做的努力,并不是坐享前任打下的江山无所作为,而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向前迈进。这就需要对发展现状进行客观评估,对新的形势进行科学研判,在此基础上完善措施,开始新的征程。其次,坚持不断创新。再好的蓝图提供的也只是一种理想画卷,把“纸上谈兵”变为胜利战果,必须根据新的实际,作出科学安排,这就要强化创新思维,创新思路,创新手段,创新载体,创造性地抓好落实。做到艰苦创业,扎实做事,经手的事项办一件成一件。
坚持“功成不必在我”必须处理好显绩与潜绩的关系。做到“功成不必在我”,难在如何看待“功成”?这里的“功成”,第一,指事业成功,是说革命事业不可能在一个人手上完成,它告诫我们,事业之成是个渐进的过程,如果忘记了这条规律,就会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犯“大跃进”那样的错误。第二,指事业成功所带来的名利,是说不能把事业仅仅当作自己获取名利的手段,它告诫我们,如果工作指导思想发生偏差,考虑个人名利过多,就处理不好革命利益与个人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就容易出现重眼前、轻长远,重治标、轻治本,重立竿见影、轻循序渐进,重显绩、轻潜绩的问题。第三,指“功”不必“在我”,但事“在我”,它告诫我们,不求功是共产党人的应有境界,但不求功绝不是不做事。为党做事、为人民尽责,是我们的责任、岗位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功成不必在我’,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大我和小我的关系,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个人抱负、个人利益的关系。”因此,作为一名党员和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政绩观,全身心投入事业,少想事业给自己带来的名利和好处。
坚持“功成不必在我”必须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功成不必在我”的“我”,不仅是对哪个人的要求,也包括“我们”,涵盖所有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因此,必须使广大党员、干部明白,我们的事业决定了必须“功成不必在我”,这方面前辈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功成不必在我”的背后,是“功成”在后人,在他人。作为继任者,我们已经享受了“功成不必在我”的实惠,我们的后来人还会继续享受这种实惠。同时,作为当任者,理所当然要不辱使命,继续把事业做成,把“蛋糕”做大,为后人、为未来留下更多财富。因此,必须团结一切力量,扩大共同理想的基础,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主动性。把广大干部引导到干事业上来,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包括客观认识自己能力、水平、力量的局限;必须学会欣赏别人、发现别人的优点,发挥别人的聪明才智,包括宽容别人的缺点和不足,不求全责备;必须防止和克服“武大郞开店”的狭隘心态,欢迎后来者居上,乐为人才让路,甘当绿叶扶红花。
相关专题 |
· 学习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