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蔡娜:倡导低碳文化建设

2013年12月11日08:20   来源:光明日报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这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框架。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特征突出的发展阶段,资源环境矛盾增多,生态环境脆弱,发展难题凸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党全民的意志。顺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塑造并大力发展低碳文化。

低碳文化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低碳文化是指在人们的文化生活及生产实践中,实现低碳消费、低碳排放的意识和行为;在涉及到物质能源消费的活动中,能以提倡生态文明的目标进行低碳排放和低能源消耗。

从本质来看,低碳文化是崇尚生态价值、绿色环保、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文化,旨在促进人、社会、自然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功能作用来看,低碳文化是一种科学文化,它遵循科学法则、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实践指导性。低碳文化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一种手段,人们可以从方法论的高度去加工、提炼、升华业已掌握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各种科学方法或奇思妙想,形成具有比较固定的规则和条理的程序,进而可以处理各种较为复杂的低碳问题的方法。从社会整体发展的角度来看,低碳文化要求在全社会形成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价值观,促进包括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在内的整体发展的低碳化和生态化。

生态文明是对低碳文化的升华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尤其是工业文明批判超越的结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和谐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它渗透和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生态哲学,改变了人类的文化结构,优化了人类的文化生态,重塑了人类的文化价值;它促进人类思考自然,并选择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范式。低碳文化正是生态哲学的文化选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条件。追求生态文明,实现生态平衡和谐发展,应该从建设低碳社会开始。

生态文明是低碳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追求。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和低碳生活方式的推广,低碳文化意识和理念逐渐萌发并深入人心,并正在提炼为一种文化意识和社会发展理念,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成为全社会发展的一种有力的指导思想。

低碳文化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

思想观念陈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低碳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识不清。对低碳文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的认识模糊,忽视了低碳文化的产业功能;对低碳文化与经济发展的长远协调认识模糊,没有看到低碳文化建设滞后对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把低碳文化与经济发展割裂开来。二是对低碳文化产业的经济实体性质认识不清。习惯于政府统一规划、统一领导和直接投入、直接经营模式,忽视其引导职能和经营功能,没有把低碳文化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三是对低碳文化产品的特殊属性认识不清。往往把低碳文化产品的生态属性和商品属性对立起来,片面强调低碳文化产品的生态效益,而忽视或放弃低碳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

管理体制机制落后。主要表现为:一是在政府与低碳文化建设主体关系上,习惯于政府的包办代替,将政府“管文化”的职能演变成“办文化”的职能;低碳文化建设的主导者与经营者关系没有理顺,责任边界不明确。二是在低碳文化公益事业与低碳文化产业的关系上,界限模糊,职责不清。低碳文化建设缺乏真正的市场主体,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不足,低碳文化建设尚未步入产业化经营轨道。三是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低碳文化建设主体之间的关系上,还没有打破地区垄断、行业垄断的局面,调控不力,各行其是,无法实现对低碳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

人才匮乏。尽管我国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无论在总量、素质、结构上,还是在人才的培养、使用、引进、发挥作用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有广泛影响的学科带头人、低碳文化领军人物、高层次复合型低碳文化专业人才、低碳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以及从事低碳文化品牌塑造的人才相对缺乏;其次,人才建设机制不够完善,低碳文化人才建设资金投入不能满足现阶段我国低碳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引进高端人才较为困难;再次,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不足,低碳文化创新乏人。

生态文明背景下低碳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其一,树立低碳文化发展观。

树立低碳意识。要在全社会宣传、弘扬低碳文化思想,加强低碳文化教育。政府应该加大对低碳文化的教育力度,将低碳教育纳入公民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之中,在全社会形成低碳发展的共识。

践行低碳行为。政府、企业要不断优化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布局,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企业要用低碳理念来生产、营销,引导低碳消费,应该加大对低碳技术的革新和低碳产业研发的力度。个人应该具有低碳态度,努力倡导低碳消费、低碳生活。实行可持续的消费,倡导和谐、节俭和环保的消费观,营造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完善低碳制度。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更加尊重低碳文化发展规律,更加重视低碳文化人才培养,更加优化低碳文化发展环境。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加强对碳排放的检查、监督机制,建立碳排放检测和认证制度;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设立控制标准,完善低碳发展评价机制。

其二,加强低碳文化创新。

首先是加快低碳技术创新。应组织力量开展有关低碳经济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并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优先开发新型高效的低碳产业技术;鼓励企业积极投入低碳产业技术的开发、设备制造和低碳能源的生产;加强国际交流,突破低碳产业技术屏障。

其次是加快低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我们必须立足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广泛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文化、先进理念和科技成果,注重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的统一,传统继承与时代创新的统一,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统一,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低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路。(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