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追求。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吹响了法治建设的新号角。
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不断提高立法质量、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连续纠正冤假错案……党的十八大一年来,一系列举措让人耳目一新,法治中国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任何人都没有特权
2012年12月4日,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习近平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刘志军等高官被提起公诉和审判,正是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原则的落实,再次说明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赵秉志说。
法治需要公开、公正,但基础是良法之治、科学立法。一年来,最高立法机关不断提高立法质量,为法治中国建设打下了坚实根基。
网购商品7天无理由退货、假一赔三、名人代言虚假广告要担责……这些条文,都是今年10月底刚刚修改完成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新增加的内容。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履新后,把提高立法质量作为一个重要任务提上了议事日程。法律草案二次上网征求意见,出台前还要举行评估会……一道道新程序使立法更加细化、更有操作性。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主任胡建淼认为,“法治中国”是将法治的共性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依法治国方略的新提升。“这次全会不仅将‘法治中国’正式写入党中央文件,而且还将它单设一个部分,这标志着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让执法更高效更权威
今年7月22日,夏日的晨曦中,国家海洋局机关大楼挂上了崭新的“国家海洋局”和“中国海警局”两块牌子。
根据全国人大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原国家海洋局及其中国海监、公安部边防海警、农业部中国渔政、海关总署海上缉私警察等队伍都整合进了新组建的国家海洋局,海上多头执法转变为统一执法,执法效能大大提高。
不只是海上执法,今年以来,食品药品领域的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也拉开了大幕。工商部门、质监部门原有的食品药品执法队伍整合进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多头执法、“钓鱼”执法、运动式执法、选择性执法乃至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等乱象,一直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人民群众迫切希望通过改革破解乱象,让行政执法权归位。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作出部署,提出要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要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指出:“目前城市管理、文化市场管理、农业管理等领域已经推行了相对集中执法。在此基础上,改革就是要再扩大相对集中执法的范围,重点解决城乡规划、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领域执法机构分散、力量不足等问题,让执法权统一行使,提高执法效率。”
“我们的法律法规80%以上由国家行政机关来执行,我们的公职人员当中,80%以上是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也就是说,如果这两个‘80%’都能够做到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法治中国建设80%以上的内容就能落实了。”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法学所所长李林强调。
推进司法改革:冤假错案要追责
“冤假错案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极大伤害。”今年7月4日,履职100多天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上严肃指出,要坚持依法纠正错案,发现一起、查实一起、纠正一起,使纠正错案成为推进公正司法、保障人权的正能量。
今年3月以来,各地法院连续纠正了一批冤假错案,引发广泛关注。3月底,坐了将近10年牢的张氏叔侄被浙江高院宣告无罪;4月,被羁押近12年的河南农民李怀亮重获自由;5月,福建福清爆炸案5名涉案人员无罪释放;7月,浙江高院认定1995年萧山一起杀人案原判错误,当年蒙冤入狱的5人获得平反。
对错案的反思推动了制度的完善。8月,中央政法委出台首个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冤假错案的责任追究机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司法改革作出一系列部署,明确要求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全会还提出,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录制并保留全程庭审资料。增强法律文书说理性,推动公开法院生效裁判文书……
“可以预见,今后司法与社会沟通的平台和渠道将继续创新,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说。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认为,“法治中国”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的法治实践已迈入新征程,法治中国作为全体中国人民的高度共识和行动宣言,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从“依法治国”到“法治中国”,中国政治文明迎来了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契机。(记者 王逸吟 殷 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