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中国的陆地边界22,000 多公里,海岸线18,000多公里,周边国家数量多达29个,其中直接接壤的邻国14个。远亲不如近邻,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一直是中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新世纪以来,中国更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周边。2002年,中共十六大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确定为中国周边外交的指导方针。之后,中国政府又进一步提出了“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2011年4月,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提出共建“和谐亚洲”的倡议,得到亚洲各国的广泛支持。中共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我们将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正是在这些方针指导下,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双边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上和睦相处、经济上互利互惠、安全上互信协作、文化上互学互鉴,不仅促进了各自的发展、繁荣和进步,给本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利益,也促进了整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应该说,亚洲作为一个整体的崛起是与中国采取的这种方针政策分不开的。1998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的时候,如果中国政府采取的是自保的人民币贬值的政策,就可能不会有今天亚洲经济增长的势头,国际社会的目光可能不会更多投向亚洲。
不可否认,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不是没有矛盾和分歧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同一些国家存在领土或海洋权益争端。周边个别国家在南海、钓鱼岛等问题上不断挑起事端,甚至动用军舰和警力非法袭扰中国渔民、拘捕中国公民,严重侵犯中国主权。中国党和政府为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保护本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得已采取相应措施,却被一些人认为是在领土或海洋权益争端中持强硬立场,是恢复到历史上的“远交近攻”传统。这种说法实在有失公允。中国在领土、领海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和明确的,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属海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尽管相关国家一再采取挑衅措施和不友好态度,中国始终保持着极大的克制,坚持从发展双边友好关系大局出发,一贯主张通过对话谈判和双边外交协商妥善解决双方分歧,并与相关国家保持着正常的沟通,同时坚决反对任何第三方以任何方式介入。可以说,中国在处理与个别周边国家的分歧时是“有理”的,但中国并没有因为自己“得理”就“不饶人”。中国领导人一再强调,中国在处理与外部世界特别是周边国家关系时,要保持谦虚谨慎,不能傲慢,但谦虚谨慎也不等于容忍他国欺负,大小国家都要相互尊重,大国不能轻视和欺负小国,小国也不能肆意侵犯和挑衅大国。
中国处理与邻国分歧上的政策不仅反映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有的态度,也反映了中国对与亚洲邻国关系的珍惜。今后,中国将继续按照“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大力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求大同存小异,照顾彼此安全关切,最大限度地展现善意、智慧、耐心,坚持通过对话和协商化解矛盾,积极促进地区安全合作,努力维护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同时,与周边国家共同把握机遇、共同应对挑战,努力让中国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周边,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
相关专题 |
· 理论书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