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经济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定位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对中心工作的突出作用,坚持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两手抓两手硬。
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对中心工作的作用突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意识形态工作为中心工作凝聚社会共识。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关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立什么制等重大方向问题。目前,我国正进入改革攻坚期,任何改革都可能会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改革方向的选择成为决定经济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果意识形态混乱出问题,经济工作不仅很难取得应有的成效,还可能葬送三十多年来的改革成果。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阶层不断分化、经济成分不断多元化、新社会阶层不断壮大,只有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引领社会、凝聚人心的作用,才能克服某些群众中存在的怀疑、不信任情绪,才能协调社会心理,澄清是非,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才能实现经济上持续稳定的发展。要想把新的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必须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中国经济才能获得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二是意识形态工作为中心工作提供价值支撑。发展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价值观念等众多方面的一个综合过程,经济发展需要价值观的支撑。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机制转换、政府职能转变的艰难时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大体道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一条逻辑,但经济发展、民众物质生活的改善与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精神境界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需要更高价值目标的指引,才能获得新的动力。中国如果想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经济大国,想要造就世界超一流的企业,催生世界领先的技术,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就必须创造具有人类意义的价值,塑造人类新的文明形式。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对经济工作的价值支撑作用空前重要和紧迫。
三是意识形态工作为中心工作赢得话语权。不同文化观念、不同思想的交锋,反映的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多元化,社会意识本质上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不同的社会意识背后都站着相应的利益群体,因此意识形态上的话语权,实际上有自身的经济利益选择和政治目标追求。所以,经济利益之争的一种体现方式就是意识形态上话语权的争夺。我们党如果在意识形态上没有发言权,也就意味着在经济发展规则制定上没有发言权,在经济活动的引导与组织上没有发言权。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得住。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作者系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
相关专题 |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