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徐胜:走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之路

2013年11月04日09:20   来源:《求是》

21世纪,人类进入了新一轮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海洋在许多国家经济发展格局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为了在新一轮的海洋开发中占得先机,世界各大国纷纷制定海洋战略、加大海洋投入、提高开发和利用海洋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引起世界瞩目。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陆海统筹,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通过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方式,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一、建设海洋强国对中国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是许多国家发展的战略空间,陆地资源环境的重要接替区,为国家发展提供开放、稳定、可持续的资源和空间基础,在保障食物、能源、矿产、水和空间等战略资源方面发挥强大的支撑作用。中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主张管辖海域,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2012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6%,对外贸易90%的运输量是通过海上完成的,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海洋经济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陆地资源环境趋紧,世界经济融合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将对人类发展起到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是海洋大国,拥有广泛的海洋利益,但还不是海洋强国。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目前,中国开发和利用海洋的能力有待提高,海洋主权和海洋权益也面临许多威胁和挑战。个别国家奉行霸权主义,对中国进行海上战略围堵与遏制;在东海、南海等海域,中国与一些国家的主权争议和海洋权益争端长期存在,海洋资源不断遭掠夺。中国只有积极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实现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的目标,才能切实维护国家海洋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为中国未来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二、和平发展与维护海洋权益是中国特色海洋强国战略的基本内涵

新航路开辟标志着人类进入海洋时代。从早期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到后来的英国、德国、俄国、日本和美国,不同时期的海洋强国为了获得资源和市场,展开了对海洋控制权的争夺,引发一次又一次战争与冲突。然而,二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使各国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强权或武力的手段获取海外资源和市场的海洋霸权主义道路越来越走不通,也越来越不得人心;通过对话、谈判等和平方式解决海洋争端,维护海洋利益,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和平发展是中国长期坚持的国家战略,中国特色海洋强国战略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内容也必然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和平发展的总体战略。坚持走和平发展的中国特色海洋强国之路,就是要专注于自身的发展,而不是争夺海上霸权,避免陷入历史上西方大国武力争霸、抢占市场、掠夺资源、盛极而衰的历史轮回,走出一条互利共生、永续发展的新道路。它表明中国对历史规律和时代特征的判断是准确的,对国家发展道路和所处阶段的认识是清醒的。

坚持走和平发展的中国特色海洋强国之路,要切实维护国家的海洋主权和海洋权益,通过对话、谈判方式解决与其他国家的海洋争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爱好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正当权益,更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要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准备,提高海洋维权能力,坚决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中国有意愿、有信心通过和平方式维护和实现海洋利益,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屈辱历史告诉我们,国家的独立富强与海洋息息相关,中国是有300多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的海洋大国,需要一支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海上力量维护海洋主权和海洋权益,走和平发展道路绝不意味着可以牺牲这些利益。

三、合作共赢是中国特色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特征

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国际海洋合作。海洋的连通性、流动性和广布性使得海洋事务往往涉及多个国家乃至全球。例如,海盗、走私、海上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解决,极地、公海和国际海底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都需要各国携手合作。积极开展双边和多边国际海洋合作,发展好与其他国家的海洋合作伙伴关系,有助于中国学习其他国家在海洋科学、技术、管理方面的前沿成果和先进理念,吸引国际资金和技术,推动中国海洋事业发展;有助于中国同其他国家一道,和平开发和利用海洋,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创海洋及人类的美好未来。

参与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海洋秩序。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若干海洋领域国际条约为框架的国际海洋治理体系逐渐形成。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参与国际海洋治理,倡导在多边框架下解决全球性海洋问题,致力于构建广泛参与、代表性强的国际海洋治理格局,确保各国合理开发海洋资源,尊重彼此海洋权益,共守国际海洋秩序。

携手共建人类赖以生存的蓝色家园。海洋是人类共同的蓝色家园,维护海洋生态健康,促进海洋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各国的共同使命和责任。当前,海洋环境污染、海洋酸化、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加以解决。在海洋生态保护方面,中国十分注重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统筹考虑陆地和海洋两大国土空间,促进海洋资源和海洋空间节约集约利用,加大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完善海洋生态文明制度,使我们的子孙后代生活在水清沙净、人海和谐的环境中。

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切实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作者: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朱书缘)
相关专题
· 《求是》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