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北京论坛(2013)学术简报】学生分论坛:保护的新希望(一)

2013年11月04日09:30   来源:北京论坛秘书处

原标题:【北京论坛(2013)学术简报】学生分论坛:保护的新希望(一)

  11月1日下午14:00,北京论坛学生分论坛“保护的新希望”第一场会议在北京大学自然与社会研究中心多功能厅举行。

  北京大学自然与社会研究中心博士后李娟担任本场会议主持。北京大学自然与社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吕植教授首先对本次分论坛的概况进行了介绍:本次分论坛共收到超过150份申请,最后接收的50份论文摘要来自13个国家,广泛涉及保护生物学相关的各门学科;与会的资深专家在保护生物学界都是享有世界声誉的顶尖学者,来自美国、欧洲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吕植教授强调,高质量的科研为保护提供可靠的知识和方法,而年轻人正是沟通保护生物学研究与实践的关键桥梁。

  随后,学生保护生物学大会(SCCS)创始人、剑桥大学的Andrew Balmford教授作了主旨发言。Balmford教授自2000年开始组织学生保护生物学大会,从6年前开始在国际推广这一议程,此前已在班加罗尔、纽约和布里斯班等城市举行过这一会议,今年第一次在中国举办。Balmford教授以几个数字简要地展示了全球环境恶化的严重程度,如超过50%的自然栖息地已经丧失,且仍在以每年1-1.5%的速度在减少,现在的物种灭绝速度是历史数值的1000倍。造成这一严峻局面的原因在于人口增长、生产消费上升、人与自然日益疏离。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精神、信仰和艺术灵感的源头,能够提供大量天然产物和无价的生态服务,人类必须行动起来保护自然。这一努力如今已经在一些地区取得成效,Balmford教授希望这些积极的案例能够成为解决全球保护问题的“正能量”源头:例如,在厄瓜多尔西部地区,保护生物学家揭示了山地森林与旱季雾日间的关系,当地人认识到这一点后,主动将40%的土地划为山地森林保护区;在荷兰,政治家们已经成功推动实施一项旨在将17.5%的土地恢复成自然栖息地的项目;在南非,政府正在推行一项每年投资1亿美元的入侵植物清除计划,每年可以为25000人提供工作机会;美国从事金枪鱼捕捞的渔民正在组织协会,保证可持续渔业及其产品的增值销售。Balmford教授认为,尽管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但由于这些积极案例的存在,我们依然有理由对将来的保护事业持乐观态度,理由包括三点:第一,应对全球变化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需要环境保护;第二,全球有近一半自然栖息地依然完好;第三,人类依然有足够的智慧和良知去为保护争取时间。Balmford教授介绍的形式多样的保护成功案例,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和丰富的想象空间。

  之后,会议进入学生演讲阶段。来自北京大学自然与社会研究中心的刘炎林介绍了他在青藏高原羌塘地区完成的博士论文工作。羌塘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荒野,是著名的藏羚羊、野牦牛和藏野驴的家园,五十年以来,羌塘南部逐渐成为牧民的活动范围,在羌塘自然保护区成立时,区内已有1.5万人,95万头牲畜。刘炎林在羌塘选择两片自然情况类似的盆地,对其中的家畜数量、野生有蹄类数量和人类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结论,放牧尤其是定居点和围栏的建立是羌塘野生有蹄类面临的主要威胁,其中尤以围栏为甚,目前最需要做的事情是推动政府实施限制放牧乃至拆除围栏的措施。

  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郭梁介绍了一例气候变化对板栗树物候的影响研究。目前已经发表的气候变化影响植物物候相关研究工作大多关注野生物种和天然植被,而此项工作关注的经济果木则较少涉及。另外,郭梁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方法对长达50年的物候数据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这也是方法学上的一项新尝试。郭梁发现,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北京地区的板栗物候每10年约提前1.6天,生长季约增长3-4天。尽管如此,郭梁认为气候变暖依然可能在将来导致物候发生相反的次级变化,这一点需要加以注意。

  来自台湾屏东科技大学的郭彦仁在玉山国家公园东部园区开展了一项针对青冈栎种子被动物取食情况的研究。通过红外相机陷阱、梯度隔离样站以及对照组样站研究,郭彦仁发现水鹿是研究地取食青冈栎种子最多的动物(取食73%),啮齿类次之(20%),而黑熊、野猪和台湾猕猴仅能取食7%的种子。在交流中有听众建议研究者对上述动物是否在种子传播中扮演一定角色进行研究。

  来自菲律宾Los Banos大学的Ma.Nina Regina Maningo Quibod介绍了她的研究团队在菲律宾南部开展的一项洞穴蝙蝠调查和保护行动。M.Quibod和同事调查了三十个洞穴,一共发现15种蝙蝠,其中有8个地区新记录和一个潜在的新物种。在此基础上,该团队针对洞穴蝙蝠面临的所有威胁制定了一项五年期的洞穴保护计划。洞穴是目前最少为研究者涉足的陆地栖息地类型,蝙蝠是一个物种极为繁盛、具有重要生态功能但又最不为人了解的动物类群。这一发言引起听众的浓厚兴趣,提出的问题包括发现的15种蝙蝠中有多少种以水果为食(6种),当地人是否捕食蝙蝠(是),蝙蝠对洞穴中的地下水是否造成污染(否),以及在一个洞穴中最多发现几种蝙蝠(8种)等。上述很浅显的问题显示,这的确是一个急需填补空白的领域。

  最后,来自北京大学的刘黎君介绍了在帕尔玛拉岛开展的一项研究珊瑚礁固着群落中新生珊瑚和藻类关系的工作。这项工作关注新生珊瑚与藻类在光滑附着面上竞争过程中的数量关系和时间演化过程,由于帕尔玛拉岛是一个尚未受到人类影响的净土,在此开展的研究可以反映天然过程的本底和相关保护项目实施的基线。

  学生演讲结束后,北京大学前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许智宏教授莅临论坛现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许校长为看到来自多国的青年学者而深感欣慰,他向在座的青年强调,保护生物学是一项融合自然科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综合体系,吕植教授从研究熊猫走上保护熊猫乃至保护中国自然的人生历程,就是从科研走向综合社会实践的典范。他追述了与吕植教授在熊猫保护区、青海三江源同行,见证保护项目实施的经历,回忆了如何与吕植教授一道,推出禁食鱼翅的倡议,号召在座的学生要认真考虑在科研的同时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思考如何争取与社区、政府、企业等多方社会力量达成合作,一起成为保护事业的新希望。

  晚饭后,吕植教授进行了题为“自然保护如何在中国做到有效”的演讲。她从三十年前在秦岭开展的熊猫研究开始,通过熊猫保护这一经典案例,向与会者描绘了一幅科研如何与社会各方力量结合,最终实现对一个旗舰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并在保护中兼顾保护地社区生计改善的图景。吕植教授又用在西南山地和青藏高原开展研究和保护项目的案例,强调了精神信仰在自然保护中的关键价值,与此相关的“神山圣湖”与生物多样性关系的研究,是北京大学自然与社会研究中心所做的具有国际先导意义的研究,如今中国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实践,在这一背景下寻求为全球保护中国自然价值之道。

  演讲结束后,与会人员全体参与Poster展示和自由交流,就会上提出的论题进行了更为广泛的切磋。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北京论坛(2013)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