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日下午,北京论坛(2013)分论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规划与多样性”第三场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行。
分论坛上半场接续上午的主题“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由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Robert Shields教授和香港大学林初升教授主持,共有六位专家发言。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Jean-Michel Guldmann教授从城市热岛效应问题出发,基于对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研究,提出了一个空间统计与模拟模型来预测影响城市地表温度的因素,说明太阳辐射、开放空间、植被覆盖、水等因素的影响性,因此城市规划需要据此进行绿化调整以更好地消减热岛效应。
葡萄牙Minho大学教授Julia Lourenco沿着Guldmann教授的思路,将城市规划评估的视角转向城市生活质量问题。她提出了一个包含生命周期分析、生活质量指数和物理参数在内的模型来评价城市化的发展,通过对一系列定性和定量指标的统计分析,她强调城市规划应更关注居民的需求和意愿,以更好地落实城市的宜居性。
来自孟加拉首都城市规划局(RAJUK)的Kamrul Hasan Sohag教授,对孟加拉首都达卡进行了绿色城市规划的案例分析。他引入了一个新的规划指标即容积率来评估不同的建筑设计和空间利用方案,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些城市规划管理方面的建议,包括加强相关执行部门的制度化能力,在容积率相关政策与其他法规条文之间建立更融洽的相互执行关系,以平衡各方的意见与利益,同时也更具有灵活性。
来自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Christopher Barrington-Leigh教授主要就碳价和都市扩张(Urban Sprawl)的路径依赖提出了他对城市形态规划的观点。他认为城市的道路网络是恒定的,因此现有的城市形态较难适应未来的规划与改动,城市建设本身有很强的自我强化效应,因此相关政策可以更关注对过去城市形态以及既有城市建设形态的回顾。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的赵锦华教授以“设计的细节”为题考察了中国汽车牌照管理的具体经验。他对比了上海和北京的不同政策效果:上海的牌照拍卖政策有效阻止了过快的机动车增长,且公众对这一相对严厉政策的接受度颇为平和;北京的摇号政策在限制机动车数量增长上效果明显,但在经济有效性上却非常有限,其所承诺的公平性也流于表面。在此对比分析中,赵教授强调指出了中国公共政策在制定上日益增加的复杂性。
最后,南开大学王家庭教授就当下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定量分析。他使用了空间计量的方法,以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为切入点,研究各省区作为单位个体的区域城市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考察全国29个省区的城市化和环境污染状况,他发现这二者之间存在倒N型相关关系,同时他也强调城市化对周边地区环境的影响,由此他建议城市规划应更多地考虑不同区域之间的相关影响,促进地区之间的和谐发展。
在十五分钟的茶歇之后,会议的下半场主题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转到“城镇化和社会多样性”,林初升教授再次出马,联袂印度德里大学的汉学家Manoranjan Mohanty教授一起主持。共有七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发言。
来自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Robert Shields教授指出,在对当代城市化和现代性的研究方面,可以借鉴法国学者亨利 列斐伏尔遗著中的重要观点。通过借用列斐伏尔关于空间的三个重要概念,即空间实践、表征空间和空间的表征,他指出城市化实际上是空间生产的过程,对列斐伏尔观点的回顾,也提示我们在思考多重社会关系时需要更多地关注空间以及需要不断完善的公民化过程。
纽约城市大学Lily Hoffman教授作了一个关于城市受灾和灾后重建的生动展示。她选取了纽约2009年H1N1病毒肆虐和2011年受到桑迪飓风袭击的两个案例来考察城市的灾害应对,她认为在自然灾害带来的威胁面前,城市的相关决策需要更强的地方自主性而不是国家的统一管控,同时灾后重建也需要更丰富的数据支撑以增强地方机构的执行能力,而强大的社会性机构也是重建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法国里昂高等师范学院的Laurence Roulleau-Berger教授对中国和国际都市中新出现的社会边界与不平等的类型进行了分析。在对种群边界、社会边界和经济边界这三种类型的社会区隔进行具体解释之后,她提出“中介性空间”(Intermediate space)这一概念。这种空间包含具体的社会力量、丰富的创造力以及对弱者和强者不对称性的应对策略,因此它能够缓解城市社会区隔带来的矛盾冲突,同时帮助边缘化的弱势群体争取社会承认。
来自弗吉尼亚大学的Ekaterina Makarova教授同样也是从空间的视角出发来考察城市文化,不同的是,她关注的是如何建立城市社交条件。都市社交性的关键在于公共和私人空间的界限,以及私人界限如何在公共空间中,能够在物理的、符号的和社会的三个层面得到表达。她对莫斯科的研究发现,都市空间存在两条并行的发展趋势,即公共空间的私人内向化(interiorization)以及新社交性公共空间的涌现,这两种趋势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现代城市中公私空间的重构。
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的Elif Alkay教授,以土耳其的中等城市Bandirma为例,围绕着“谁住在哪里”这个核心话题,探索了都市地理学与居住者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她指出,都市人群在社会空间分布上的隔离具有生态学意义:贫困人群被迫生活在不受欢迎的、低于标准的恶劣环境中,而且向优质居住环境流动的机会是有限的。她同时指出,社会经济和族群的两极化是同步发生的,使得这些群体被局限于特定的居住区域。
意大利地中海大学的Lucicano Zingali教授介绍了他与另外两位学者进行的一项关于都市商业地区计划(CLUD Project)的课题研究。他们考察了罗马、萨默维尔和圣地亚哥三个城市公交导向的都市发展实践(也即住宅、零售业和其他商业发展向临近公交的社区内部进行整合的城市规划实验),对其在消减社会差异方面的效果进行了具体的评估。
本场最后一位发言者是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李景奇教授。他对城市规划的复杂性、社会性和非科学性进行了深度解读。他认为城市规划的实质是政治与经济在法制与民主、自由与科学影响下的互动过程,强调规划实际是不同利益群体博弈的结果。他同时建议在中国城市化的相关研究中应采用一种更为本土导向的理论指引和实践参考,并且认为,城市规划未来应该采取更多跨学科的研究。
相关专题 |
· 北京论坛(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