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孟伟: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必须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解决

2013年11月02日11:42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孟伟演讲 (王璇 摄)

点击进入>>北京论坛(2013)分论坛现场直播 

人民网北京11月2日电(万鹏)由北京大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共同主办的北京论坛第十届年会——北京论坛(2013)分论坛(中国与世界环境保护四十年:回顾、展望与创新的第二场:全球背景下的中国)今天上午9:00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举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孟伟进行演讲,全文如下:

我今天报告是中国社会环境保护回顾及展望。大概讲五个内容。中国水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应该讲经过了几十年是逐步深化认识的过程,我们对于自然界的开发利用,是在50年代开始到60年代,是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80年代我们认识到环境问题是很突出的问题,是控制污染的阶段,现在我们意识到仅仅简单的控制还不行,必须把它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把保护环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所以我们的认识是从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向尊重自然的演变过程。

我们在不同阶段采取了环境管理的制度、措施、政策也是有不同的,像70年代到80年代,那就是以三废控制,控制污染源,降低污染程度,限期治理等为主要的管理内涵,2010年以前更多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我们控制两种到四种主要的污染物,像COD,这样的控制会不会保证我们环境有明显的改善?有效果,但是只是解决个例的问题,不会总体上改善环境的质量,所以现在越来越形成借鉴国际上成功经验,我们要解决水环境的问题必须从全流域出发,而我们设定目标一定是保护流域的生态系统健康,具体的管理手段上必须以保护对象的生态服务功能聚焦在这个基础上,保证它才能保证生态系统健康,保证它的健康必须研究一个合适的标准,而研究合适的标准,必须有科学的基准作为基础,我们也必须实施在保证环境质量条件下的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我们也必须进行风险管理,我们要建立一套污染控制的技术体系,我们要在流域上开展管理工作和制度设计工作。

通过这些年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中国的水环境污染控制或者水环境保护理念发生重大转变,逐步由末端治理技术强调向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技术的转变,我们有简单的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转变,由单一行政手段向综合手段,综合手段包括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管理,应该讲我们对环境问题的复杂性认识越来越深刻,要解决环境问题决不是单一的行政手段可以解决的,把过去环境和经济对立的关系,我们认为必须把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这些理念越来越得到各个层面的共同认识。我们在几年前提出来,要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这是得到中央最高层的认可,我们现在正在推进制度设计的改变,我们从总量控制要结合质量控制,要结合风险控制,这都是我们一些管理的指导思想、顶层设计的原则,从2008年国家开始实施重大科技专项解决中国的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工作,在这个项目里面我们特别提出来,要根据中国特点借鉴国际经验,构建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体系,这个体系是我们推动新时期的中国水环境管理的重大的技术需求。

第二方面介绍一下我们目前的主要水环境问题,从2012年数据可以看出来,我们一到三类水质国控断面接近70%,劣五类水质仍然占10%以上,水质比较好的在七大流域里面长江和珠江比较好,海河流域总体还是中度污染水平,比较可喜的是我们看到辽河流域、淮河流域都到了轻度污染,我们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还是对于环境污染的形势,如果简单按常规污染物衡量还是有所好转,当然各个流域表现形式不一样。但是湖泊氟氧化的问题仍然是突出的问题,令人印象可的是2007年中国最知名的湖泊太湖发生蓝藻实践,导致无锡市饮用水受到影响,停止供水3—4天。

我们也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下,对中国的十个重点流域从东北到华南到东部到西部,一共十个流域进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引用了国际上公认的评价方法,我们采用五个指标,主要是鱼、大型体系动物、藻类、水化学、营养状态,评价下来以后十个流域总体上处于退化的状态。

在我们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环境已经昭示我们发展方式必须进行调整和纠正,不能简单以消耗资源、破坏环境和一些其他的带动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还要以内涵式的发展方式,扩大内需,来拉动我们的经济发展,同时必须解决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方式,我们到了六千美元应该可以解决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经济基础,但是如何解决效果不一样,现在很多学者也在研究这个问题。我们现在提出来要加速我们工业化、城镇化、农村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速度,城镇化我们知道是下一阶段发展的重点,我们工业化也是快速发展阶段,下一步在经济发展模式上要调整。

要解决环境问题,也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解决水环境的问题因为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确实我们感觉到科学技术对解决水环境问题的重要性,这也是我们如何跨过经济发展的陷井穿越环境污染的高山这样一个思考。我们中国下一步的制度设计、水环境管理、技术需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水环境保护的目标,我们必须采取综合的手段解决中国水环境的问题,设立适应新形势新目标的标准制度体系,理顺社会发展和环境发保护的关系,用法律手段推进环境保护走向新的形势。

如果建立流域的水环境管理,技术上我们认为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污染控制技术,一方面水质管理技术。控制方面我们更强调从末端控制更多向源头控制和过程控制提倡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我们还要开展生态修复。我们水质管理方面,明确了保护对象、保护目标以后,要开展水生态的功能分区,要用新标准管理环境的话纳入法律的轨道,必须研究环境基准。我们把总量控制必须拓展到更大范围实施水质目标管理,我们不能老是被动的应对我们发生的突发性的环境事件,一年环保部要接到国务院要求处理的接近200起的突发环境事件,我们要进行风险管理、风险预警,当然要把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机制和技术内涵构建起来。

第三我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如何做的,我们构建一个水质流域目标管理体系,我们构建这个目标体系的目的就是实现中国具有一套如欧洲的水框架指令,我们要构建一套中国的流域水质目标管理体系,它的目标是水生态系统健康和人体健康,我们的手段重点是质量控制、总量控制和风险控制,我们通过这几个要素的技术创新,来支撑我们技术体系的构建,包括水生态管理,开展水生态功能分区,开展容量总量控制,内涵包括标准和基准体系的构建,我们环境监测体系支撑正常的日常管理,我们把监测的内涵从一般性监测向水生态保护的监测构建。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结合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这个科技重大专项也是中国政府决定从2008年实施到2020年,这是一个重大的科技工程,我们构建两个技术体系。整个项目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也就是“十一五”期间以控源减排解决污染控制技术为主导,当然也研发相关的监测与预警控制技术,来研发新的管理机制。“十二五”期间,在“十一五”基础上继续实施减幅,我们也开始研发生态修复,“十三五”我们希望能够为流域综合整治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我们研究流域水生态管理的功能区、基准标准、承载力的调控、控制单元的容量总量控制,来设计中国的TMML,我们构建从国家级到省级到市级到县级四级监测预警体系,我们围绕工业园和非工业园,已经开展五大行业15个子行业的BAT技术的认证,也构建中国的ETV的认证体系,也建立中国ETV实证体系、平台和数据库系统,我们前六年研究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应该讲这是我们的科学目标,我们也在逐步的推进,我们也希望在这个过程当中,加强跟国际社会的合作。我们也是研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点技术突破、开展业务化的运行,在全国进行推广应用,总的程序在推进。我们已经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也想愿意向大家推广一下,辽河流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展,而且对支撑辽河流域水环境改善起到了积极效果。我们围绕着一些重点流域,也突破影响流域污染环境质量改善的重点行业的关键技术。

我们要解决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必须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解决,就环保论环保是缘木求鱼。我们也认为好的经济政策就是好的环境政策,好的环境政策就是好的经济政策,我们必须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设计我们合理的制度,我们不能用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我们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提高环境质量就是发展生产力,应该讲大家在这个方面体会很深刻了。我们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我的报告只能简要向大家介绍这点,不对的地方请大家谅解,谢谢各位。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北京论坛(2013)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