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厉以宁:社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是初次分配

2013年10月25日15:24   来源:华西都市报

原标题:厉以宁:经济转型条件下民营企业的对策

10月24日,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教授发表演讲。刘陈平摄

昨日,第二届工商行政管理创新发展高层研讨会在成都召开,此次研讨会也是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合作论坛的分论坛之一。国家工商总局、各省(区、市)工商局负责人、经济专家学者共话工商行政管理“改革”与“活力”。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作了《经济转型条件下民营企业的对策》主题演讲。

改革重点是初次分配

第六个问题就是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社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是初次分配。初次分配是最基本的,初次分配如果没有改革,你二次分配搞再好也没有用,初次分配表现在什么地方?

第一给农民以产权,农民有财产了,才有财产性收入。十八大以后,我带了政协经济委员会调研组在浙江考察,当地土地确权得到了很大的进展,农民的情绪很高涨,老人告诉我们简直和当年土改一样。土地确权了,承包地的经营权、宅基地的使用权、宅基地房子的房产权,三权三证,有了这些之后农民心里踏实了,积极性增加了,养殖业发展了,种植业也发展起来了。农民外出打工之后土地就流转了,宅基地的房子拆迁掉了重新盖,盖有四层楼高的房子,干嘛呢?你住得下吗?他们说第一层出租给人家做商店,另外再出租一层,剩下上面两层就够住了,谁住呢?是嘉兴城里上班族和大学生都在这里租房子。还有就是长期租住的,有的租住了30年的时间,房子一租就可以安心在这里住30年,这样一来农民收入提高了,嘉兴市在土地确权以前城市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均收入之比是3.1:1,土地确权以后就有变化了,1.9:1,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农民收入提高了,他们有多种多样的收入。还有以前没有想到的好处,耕地面积经过土地重新丈量和确权以后,增加了20%,为什么会增加20%这么大的规模呢?

第一,当初承包的时候土地有好有坏,坏地两亩折为一亩,现在经过30年的承包以后土地质量都改进了,好坏地都差不多了,所以这次土地重新丈量确权,一亩算一亩。

第二,过去土地中有田埂,田埂不计入土地,田埂两边遮太阳的地方不计入土地。现在不一样了,用拖拉机了不用牛了,田埂重新丈量之后,土地自然增加了,因为田埂都没有了,田埂两边遮太阳的地方也没有了。

第三,当初有农业税,有农业税所以少报了,一亩三分地就报一亩,家家如此,谁也不会按实报。而土地重新丈量了,又没有农业税了,谁少报那才是傻瓜,都是实报,因为少报你将来土地出租,土地入股都会少赚钱,所以当然要实报,这样丈量完全村都知道你有多少土地,所以土地收入增长了。

初次分配第二个问题是什么?就是劳动力市场中供求双方地位不均等,所以说每个出来打工的人,无论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都是单个人,都是弱势,而雇他的大企业是强势,因为你的工资由他定,所以就要改,怎么改呢?

国外可以看到工会的作用很大,中国的工会作用也很大,但是工会不管农民工,你见过工会管农民工的事吗?不会,农民工还没入工会呢,而且你也不是市民。

农产品方面单个农户也是弱势,而采购商是强势,所以采购商让农民很无奈,在国外有农业合作社有联社,联社的势力很大,我在丹麦和荷兰考察的时候,联社的力量可大了,他们有自己的车队、船队和仓库、冷藏库和自己的码头。而我们现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刚刚兴起阶段,还规模比较小,以后要走到联社这一步,这样农产品销售价格就有可能提高了。

还有教育制度的改革,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的配置是非均衡的,何以见得呢?人均教育经费城市多农村少,你教育的改革和教育资源公平配置方面要下功夫。

二次分配也很重要,不能忽视,但是在中国现阶段两种户口并存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保障应该着重城乡一体化,在西方国家有一句老话“一次分配不足,二次分配补”,就是一次分配形成了收入差距,二次分配就弥补,而在中国不是这样的,一次分配就有差距,而二次分配扩大了差距,因为工人和城市职工有公费医疗,农民工连合作医疗都不一定能保障,所以城乡社会保障要一体化。

至于其他的调整不是那么急,比如遗产税的征收,它的前提一定要完善个人财产登记制度,个人财产登记制度都没有搞好你怎么收,你凭什么收?每一个案子都变成专案你还要调查半天,甚至好几年都没有办法解决一家的问题怎么办?到时候不好办啊。所以,有了完善的个人财产登记制度以后,而且税率要合理,门槛要适度,因为中国和外国不一样,外国资本主义搞了那么多年了,中国不同,中国的老的有多少遗产?没有什么遗产。而四五十岁的你现在说要征收遗产税,他就转移了,或者花掉了。所以,一定要适度。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厉以宁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