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文礼
当前,互联网发展态势迅猛,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影响日益广泛和深刻。我国网民已经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可以说,近一半的中国人口已经成为网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互联网,既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社会管理极为重要的任务。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和网络文化建设管理工作,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我们要从推动事业长远发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巩固执政基础的高度,认清肩负的责任、认清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增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胸怀大局,增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的使命感
网上舆论工作搞不好,势必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引发社会动荡。2010年起,阿拉伯世界局势剧烈动荡,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各国相继发生变局,社会秩序陷入混乱。在这其中,无不渗透着互联网的巨大影响,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维基解密、推特等社交网络,传播所谓自由、民主价值观,煽动人们走上街头,抗议当权政府,制造社会骚乱,引发社会动荡。北非各国对此认识不够,没有采取果断措施,网络舆论引导不及时不有效,导致社会发生巨变,执政党丧失执政地位,政权更迭,政局动荡,经济社会陷入困境,人民群众苦不堪言。
网上舆论工作搞不好,势必激化社会矛盾,甚至影响和谐稳定。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利益的日益分化和社会的急剧变迁,社会纠纷大量涌现,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从2009年的湖北石首事件到今年的延安城管跳踩商户头部事件,从“城管”、“校长”到“秦火火”,网络传播在突发事件的发酵过程中,扮演着重要推手作用。如果网络舆论引导有误,不法分子就会借机造谣生事,引发社会恐慌,动摇和谐社会的良好局面,有效引导网上舆论已成为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内容。
网上舆论工作搞不好,势必影响社会秩序,甚至扰乱发展大局。河北作为网络发展大省,在舆论引导方面责任重大。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我省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理顺体制机制、建强工作队伍、创新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成绩。截至2012年12月底,我省网民规模达到3008万,全国排名第5;域名总数为272654个,排名第8;互联网普及率为41.5%,排名第13,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省。但是,我省的网络宣传管理工作还存在管理滞后、宣传被动的不利因素,网络负面事件频发,损害了我省形象,干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局面。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就必须高度重视网上舆论工作,关注网络舆情动态,有效化解社会冲突,为科学发展提供舆论支撑。
把握大势,积极加强网上舆论生态建设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求我们“根据形势发展需要,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这些论断不仅深刻阐明了做好网上舆论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表明,搞好网上舆论生态建设,已经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加强网上舆论工作有助于促进全省形成良好舆论氛围。网上舆论是社会舆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最主要的表现形式,网上舆论生态直接关系到全省社会舆论生态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能否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正能量。当前,我省网上舆论生态建设情况不容乐观,还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放任这种局面持续,将不利于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要积极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加强网上舆论生态建设,在全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加强网上舆论工作有助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网上负面言论少一些,对我省社会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同时,清理网上不良信息,减少网上负面言论,建设良好网上舆论生态,对我省和谐稳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比如,有些地方各种网络谣言层出不穷,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我省也先后出现多起网络谣言,虽然谣言最终平息,但仍然让我们看到了谣言对人心稳定、社会和谐的破坏力不容小觑。打击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建设良好网上舆论生态已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选择。
加强网上舆论工作有助于全省实现科学发展。意识形态工作一定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当前我省正处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过坎爬坡的关键时期,网上舆论生态建设工作要围绕这个中心,服务这个大局,要建设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激发全省上下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要通过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生态,为全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助力伟大中国梦凝聚强大正能量。
居安思危,认清网上舆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两个舆论场的沟通桥梁亟须建设。一个是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为主体的主流媒体舆论场;另一个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民间舆论场。两个舆论场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但在很多时候,主流媒体对人民群众的口头舆论,包括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所营造的社会舆论了解得不够及时,或者反应冷淡。这在一些突发事件的报道上尤其明显,和广大群众对事件关心的程度、角度以及对信息总量的需求相差甚远。事实证明,两个舆论场重叠的部分越大,社会舆论就越一致,舆论环境就越和谐,主流媒体舆论场引导社会舆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越强。反之,如果重叠部分很小或者没有,那么,主流媒体舆论场就有丧失舆论影响力的危险。如何尽快打通两个舆论场,使主流媒体在面对重大问题、疑难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时,坚持正确导向,做到不失声、不缺位、不滞后,已成为我们做好网上舆论工作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西方敌对势力的网上渗透亟须防范。近年来,西方反华势力一直妄图利用互联网“扳倒中国”,依靠其手中掌握的互联网的先发优势、话语优势和技术优势,采取更加隐蔽的渗透策略,利用社交网站大肆兜售其所谓的“普世价值”,宣扬西方宪政民主,煽动游行示威,在世界范围内制造“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舆论,妄图动摇我党执政的合法地位,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改旗易帜。近来尤其担心中国梦会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极力矮化、曲解、抹黑中国梦,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起来,对其挑拨离间、混淆视听等行为予以坚决回击。
领导干部的网络素养亟待提高。目前,部分领导干部缺乏对互联网尤其是新媒体有关知识的认识和掌握,主要表现在:有些领导干部把互联网视为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少数领导干部认为网络就是一个虚拟世界,尤其是微博、微信上的很多言论是瞎议论、乱炒作,根本不值得倾听和重视,往往采取不理睬、不沟通的消极态度;有些领导干部不知网、不懂网、不用网,以为互联网和传统媒体差不多,出了事可以先封锁消息、隐瞒真相、拖着不说,一厢情愿地以为一封了之或者一删了之就没事了;还有很多领导干部缺乏使用互联网沟通和表达的技巧,不能熟练地运用新媒体与群众打交道。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这就要求广大领导干部必须适应互联网的发展形势,不断提高自身对互联网的运用能力。
着眼大事,找准网上舆论工作的着力点
面对网上舆论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和考验,只有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和创新意识,牢牢扭住关键和重点,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才能打好主动仗,开创新局面。
做好网上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把握舆论斗争主动权。互联网已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要充分认识互联网的媒体属性、意识形态属性,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大力推动新兴媒体发展,加快推进传统媒体转型,推动重点新闻网站做大做强,发挥好商业网站的建设性作用。要把网上舆论斗争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点来抓,加大力量投入,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严密防范和遏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及时掌握意识形态领域新情况新方向,加强动态分析和科学研判,强化网上舆论引导,有效掌握网上话语权。
做好网上舆论工作,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来激励网民,放大正面声音,压缩负面信息传播空间。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特点,加强形势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主题宣传,运用微博客、社交网络和移动多媒体等新技术新手段,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网上宣传格局。要注重发挥网民的主体作用,加强与网民的良性互动,增强网上宣传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要积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营造有利于深化改革开放的舆论环境,形成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正能量。
做好网上舆论工作,必须把握时、度、效,打好舆论引导主动仗。针对热点敏感问题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积极阐明政策措施,充分掌握网络沟通方式,努力提高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占领舆论制高点。要把握“时”,先人一步、先声夺人,关键时刻不失语、重大问题不缺位,在“早”和“快”字上做文章,抢占时机制高点,形成“首因效应”,最大限度地挤压负面信息、错误思想观点的空间。要把握“度”,舆论引导不与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党的宣传方针相背离,不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相冲突,保证舆论引导适度而不过度,防止分寸“拿捏”不准,力避火候不到或火力过猛。要把握“效”,就是要从实际效果出发,着力把握传播规律,改进传播方式,讲究传播艺术,增强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提高宣传的质量和水平。
做好网上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净化网络环境,营造良好舆论生态。要进一步完善网络诚信体系建设,明确网络信息服务者、发布者的权利和法律责任。加大对网上有害信息的整治力度,大力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集中清理淫秽色情与低俗信息,确保全面彻底清查,不留死角。加大移动互联网监管力度,切实提高技术管网水平。完善互联网准入退出机制,严格实行真实身份登记,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网站“黑名单”制度,严格杜绝“屡关屡开”的现象。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净化网络环境专项活动”,共创网络文明,使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做好网上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属地管理,努力构建“全省一张网”。要树立“全省一张网”的思想,坚持分级管理和属地管理相结合,发挥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省际协调的响应机制,真正做到“信息共享、机制共建、责任共担、目标共赢”。要认真落实谁经营谁负责、谁接入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管的要求,切实履行管理责任。要加强网络互动平台建设,畅通网络民意表达渠道,坚持网上引导与网下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构建与现实社会相对应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管理体系,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各属地内、解决在各部门职责范围内,使互联网真正成为政务公开、为民服务、与民交流、纳谏聚智、引导舆论的主阵地和主渠道。
做好网上舆论工作,必须坚持依法管网,切实规范网上传播秩序。推进法制建设,给网络监管一个法治的支撑点,才能使我国的互联网成为自由、公正、合法的有效信息平台和网络生活空间。2012年底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加快了我国网络立法进程,今后还需要继续出台法律实施细则及地方互联网法规制度。参与主体要根据法律法规确定的行为规范来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监管部门依法依规监管,维护法律的权威;运营商要主动担当,通过出台相关行业标准,加强行业自律,保障互联网依法依规运行。要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对各种论坛、博客、微博、微信、搜索引擎和手机报、移动新闻客户端等具有新闻舆论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业务,都要纳入许可管理。
做好网上舆论工作,必须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做好网上舆论工作的能力。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网上舆论工作,把关注互联网、驾驭互联网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提高网络操作能力,自觉培养关注网络舆情的习惯,具备网络运行规律的掌控能力、网上信息的甄别能力、网上舆情的研判能力,善于利用网络搜集信息,把握社情民意;要提高网上舆论引导能力,尊重公民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当出现网络热点事件时,快速反应,及时处理。要提高网络执政能力,自觉培养适应网络舆论监督下开展工作的能力,不仅面对舆论压力要有心理承受能力,更要提升应对水平。要强化互联网宣传管理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既懂网络也懂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要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综合素质较高的网评队伍,团结和培养一批思想觉悟高、影响力大的“意见领袖”,力争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作者系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相关专题 |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