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社论
政府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时不失声、不缺位,不是单向发布信息,而是在与民众互动的基础上,关注舆论动向,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昨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意见”指出,各部门要建例行新闻发布制度,政府负责人要主动接受在线访谈,各部门应积极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确保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时不失声、不缺位。
政府理应积极发声,发挥大V的作用,涵养公信力。遗憾的是,时下在一些重大突发、社会热点事件上,有的地方或部门动辄处于“静默状态”,抑或是反应缓慢,没成大V,反成了“僵尸号”。在此节点上,针对性地出台意见,要求确保政府在重大突发或社会热点事件上不失声,意义自不待言。
不失声,不是单向发布信息,而是在与民众互动的基础上,关注舆论动向,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重大事件发生后,舆论场中,难免众声喧哗、观点芜杂,而公众也处在真相焦渴之中。涉事地方或部门唯有积极发声,信息公开,才能对接其知情诉求;跟民众双向交流,为其答疑解惑,才可击溃流言,以正视听。
这次余姚水灾,当地政府最初就是由于发声不够迅速,遭到民众质疑。由此不难看到,面对突发事件,及时发声是何其重要。也只有建立并完善应急机制,第一时间发声,促使信息透明,并与公众良性沟通,触摸民意脉搏,才能消解民忧,也调动民众理性表达、有序参与的热情。
不少突发事件,比如地震洪灾中,事发地有时会通讯中断。在这紧急情况下,政府更应启动应急机制,保证发声渠道的畅通,既为循序纾解铺路,也给公众吃下“定心丸”,驱散流言,消弭无谓的焦虑。
在新媒体时代,这类应急机制,更应注重时效,利用平台优势。借助微博微信等渠道,各级政府部门应成为“永远在线”的大V,最及时地信息披露,公开事态进展、政策动向等,并与网民居间互动,拓宽交流路径。各级政府部门若能利用好新媒体,在紧急关头,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并针对求助等信息做回应,想必也会消除许多对政府反应慢的批评。
构筑此类应急机制,也是取信于民的必要前提。事实上,在重大事件中,民众秉持的往往是“结果导向”。因而,即便遇到障碍,政府也该“创造条件”发声,去推进信息公开。若因失声造成应对乏力,则无疑应按下“问责”钮。
说到底,重大事件面前,政府应该成为持续在一线发声的大V。启动应急机制,积极发声、回应民意,是其应履之责,也是增进信息透明、助推信任共振的不二途径。
相关报道见A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