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三中全会前瞻:赋予市场以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权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胡 敏

2013年10月15日13:31   来源:中国改革论坛网

原标题:胡敏:赋予市场以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权——三中全会前瞻之二

  价格是市场经济的精髓。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就应当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从人类社会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由劳动、土地、货币资本到技术、资源、人力资本,直至现代的智慧资本、企业组织资本、社会资本等所有要素都可以进入价格体系,一旦供求机制、竞争机制能够发挥作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就驱动着它们按价格信号向着最有效率的方向配置,形成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就此说,中国过去35年改革开放的进程,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让各类生产要素价格得以发现的过程,就是一个通过建立与完善市场体系让各类生产要素价格接近其真实价值的过程。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我们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政府调控下的商品经济体系,上世纪80年代末推动价格闯关,逐步打破了生产资料的价格双轨制;再到九十年代我们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活力得以充分释放。因为大部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价格逐步能由市场来定价,我们得到的就是产品的更加丰富和生产的更多效率。

  在改革开放的推进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门进一步打开,我国的商品生产和消费广泛与国际接轨,尤其是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需要在国际市场上进一步并轨。在这个阶段当我们分享更多的开放红利,获得制造业大国和贸易大国的国际地位时,我们为此也付出了更多的资源环境成本。

  进入新世纪的头十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又进入一个纵深时期,我们更需要创造一个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和平发展的环境,要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更宽领域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通过更深层次的生产要素价格改革和市场体系的建设,进一步释放改革的红利、制度的红利和人才的红利。这也将成为新一届三中全会深化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看点。这个阶段的生产要素价格改革将主要依靠健全的市场体制来实现。

  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这是要素价格改革或并轨的首要任务。逐步打破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的关键是加快利率的市场化进程,通过放开民营资本进入银行领域,试办多层次服务对象的民营银行,解决的并不只是小额资金贷款问题。根本上说,近年来“春风催又生”的影子银行的出现和发展,是要资金价格回归其真实的市场价格。与此同时,在国际层面上,人民币币值能体现真实价值也得以平抑越来越多的我国外汇储备的负重,从而促进资源的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市场价格的形成将最终消弭城乡的二元差距。过去十年我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掩盖了城市对乡村土地巨大利益 “剪刀差”的剥夺,结果不仅使得城市政府陷入“土地财政”不能自拔,也助推了城市资产泡沫化和地方政府债务日益过重。未来30年,农村土地的确权以及能让土地使用权进入流转市场,将根本解决数亿农民社会保障和生产发展问题,从而激发新型城镇化的巨大消费潜能。

  水、电、汽等各类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就是要解决“公地悲剧”的问题,任何牺牲环境和对子孙后代资源拥有权的提前侵蚀,是最大的代际不公,经济社会发展必将不可持续。只有在改革路线图中,将各种负外部性纳入现实生产和消费成本,才能形成保护生态环境和推进资源节约集约的强经济约束。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企业家创新精神,需要形成真正的思想市场、人才、技术、智慧市场和企业家市场。人有所值、智有所得,不仅符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本意,也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最终取向,更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动力所在。这是对新一轮改革的更大期许。

  当市场能够自主决定所有生产要素的价格,并让行之有效的制度加以保障,我们就会继续分享来自成熟市场经济的取之不竭的繁荣。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