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三中全会前瞻:如何定义城镇化或成十八届三中全会焦点

易宪容

2013年10月14日10:45   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如何定义城镇化或成十八届三中全会焦点

  城镇化要真正成为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居民内需的动力和活力,需要从户籍制度、中国土地制度以及改变当前中国经济“房地产化”的政策等三大方面进行改革。

  ——易宪容

  进入第四季度,市场对中国经济充满希望,一是最近公布的国内经济数据普遍好于市场预期,二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在11月份召开,市场希望并预期会议会出台重大的改革政策,以便把中国经济带向一个新的方向。

  自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市场一直都抱着强烈的希望,特别是在十八大后政府不再以高速的GDP增长为政策目标,提倡有效率和改变增长模式的经济增长,更是让市场充满了希望,之后的“克强经济学”的确也是朝着这个方向走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改变、政府关注焦点的变化、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等措施都是新经济政策的踪影,更增强了市场对政府政策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期望。

  那么,市场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底期望什么呢?笔者认为,市场自然期望在这次会议上会有重大的改革政策出台,以此让国内经济真正走出前十年“房地产化”经济的阴影,以便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及经济发展战略的升级,并把中国经济带上一个持续健康增长之路。

  要实现该目标,笔者认为,会议的焦点可能会放在如何定义城镇化上,使得城镇化真正成为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居民内需的动力和活力。

  为此,中国城镇化应是“农民转为市民”的城镇化;让成千上万的农民真正进城,而不是如前十年那样把广大的农民排斥在中国城市文明的进程之外以及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之外;也是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沿海与中西部之间、大中城市与小城市之间的三大差距”的城镇化。如果中国城镇化不是界定在这样的一个基本原则上,那么城镇化要走向健康发展之路是不可能的,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得对当前中国的一系列重大制度进行改革。

  首先是户籍制度的改革,保证农民有自由迁移的权利。农民要进入哪个城市,完全是其自由选择的结果(当然设定进入一些城市申请标准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要保证进入的门槛十分低以及公平)。只有这样,农民才能够按照基本市场法则进入他们能够进入的城市,自由分享这些城市基本权利,并真正成为市民。这样能迅速的放大居民消费力,国家扩大内需的发展战略就能得以实现。否则,城镇化在于转化农民为市民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其次是对中国土地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应让中国的土地管理制度回归到宪法的本原,建立起中国真正的土地市场,这不仅让广大的中国农民有了增长财富的第一桶金,也让他们有了进入城市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农民进入城市后将成为城市内需真正增长的动力,也会让整个中国农村的人口结构、生活方式、生产模式等方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当前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成功,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起点。

  第三是改变当前中国经济“房地产化”的政策。经济的“房地产化”不仅是当前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升级、居民收入分配均等、社会生活和谐、社会利益关系调整等的重大障碍,更是健康发展的城镇化的重大障碍。因此,如果不调整当前中国经济的“房地产化”,健康发展的城镇化是不可能的。

  此外,十八届三中全会可能还会关注政府职能的转变,通过对政府职能的重新界定,使得政府真正成为市场规则的制定者与维护者。从当前上海自由贸易区设立的情况来看,政府对建立起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有强烈的愿望。因为,按照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不仅要与国际市场接轨,建立起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而且也迫使政府职能真正的进行转变。不过,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面对这项重大的改革,政府不得不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

  总之,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市场具有强烈的预期,除上述制度改革之外,市场还希望在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改革及影子银行等方面有重大改革政策出台,但实际情况如何还得进一步观察,同时也是阻力重重。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