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赵志刚:英阿马岛之战的多重启示

2013年10月08日14:52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英阿马岛之战的多重启示

1982年4月2日至6月14日,英国和阿根廷就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的主权问题进行了一场轰动全球的局部战争。这次战争持续时间虽然不长,规模和场面也不宏大,但它为现代条件下的海上作战提出了需要重视的新问题,创造了新经验,并且也为国际争端的解决提供了思考,有许多重要启示值得认真研究和总结。

慎言战争、慎用武力

自1979年以来,阿根廷经济和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以加尔铁里总统为首的军政府,为转移国人视线,缓解国内危机,草率发动了对马岛的军事行动。虽然初期的胜利使加尔铁里的威望达到顶峰,但英国依靠绝对领先的军事力量,用74天时间打垮了阿根廷,加尔铁里的军事冒险失败。英国付出了阵亡258人,伤777人,以及数十亿美元支出的代价;而阿根廷阵亡649人,伤1068人,被俘11313人。除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战争对社会还产生了无法估量的负面影响。战争失败使阿根廷糟糕的国内局势雪上加霜,导致矛盾激化,最后整个政府倒台。战争也没有让马岛主权争端得到彻底解决,30年后,阿根廷政府依然在宣布封锁马岛海域的消息,英国依然在派遣他们的威廉王子远赴马岛以“强调主权”……这里没有风平浪静,双方还在“斗”。只不过,经过战争耽搁和影响,和平谈判的进程要比30年前落后很多。现任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就多次重申:阿政府将永远为收回马岛主权而战,但不再是像当年那样诉诸武力,而将在国际舞台的各条战线上利用国际法,展开全方位的“外交战、文化战和政治战”,捍卫国家领土。英国对避免战争的态度也是一致的,正如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的社论所说,“不要对当年的马岛战争迷恋不已,那是一场导致数百名士兵战场丧生的血腥冲突”。

轻战必败、忘战必危

阿根廷突袭马岛,英国被迫仓促应战。实际上,英国军舰从本土出发之际,最高决策者还没能拿出一个足以致胜的战略方针来。但英军战备水平一直比较高,在舰队航渡到达马岛海域的两个星期时间里,英方针对马岛的作战条件拟订了先夺取距马岛716海里的南乔治亚岛,然后从海空封锁马岛继而登陆的战略方针。英国方面还在舰队航渡过程中让部队进行了特别有针对性的训练,例如英国空军的“鹞”式战斗机与法国空军的“超军旗”式战斗机进行了联合演练(“超军旗”是阿根廷空、海军的主力战机);海军陆战队和特种部队也进行了机降登陆演习。反观阿根廷方面,出其不意地攻占马岛后,陶醉于初战的胜利中忘乎所以,阿根廷的决策者认为自己是胜券在握的,从战术上先发制人已占得“先机”,而国内的统一呼声和地理环境使自己一方占有“地利”“人和”的优势。总统加尔铁里甚至不相信英国人会横跨一万多公里的大西洋,远征马岛来对付一个严阵以待的大陆国家。他觉得即使出战,对方取胜的希望也在“百分之一以下”。因此,在英国宣战后,阿根廷尽管向马岛增派了 6000人的部队,可是他们却没有针对性地进行高寒岛屿作战训练,英军则经常在北欧进行类似的训练。阿军也没有做好抗登陆作战的思想和战术准备,在靠近南极的马岛驻守却没有配备防寒装具,以至后来不少人因严重冻伤而不战自残。对于远道而来的英军,阿军既没有派出潜艇和航母编队实施袭扰,也没有组织岛上守军进行针对性的抗登陆作战演习,白白损失了英军舰队抵达前的宝贵时间,以逸待劳变成了无所作为。更致命的是阿根廷决策层拒绝在马岛扩建机场,导致阿军大多数作战飞机只能在阿根廷本土起飞,在马岛作战海域停留两分钟,大大削弱了空中力量的作战效能。

无战不联、无联不胜

客观地说,马岛战争中阿根廷空军的表现相当优秀,作战骁勇,战技娴熟,取得了巨大的战果,英国“谢菲尔德”号驱逐舰,“羚羊”号、“热心”号、“大刀”号、“普茨茅斯”号、“考文垂”号护卫舰,“大西洋运送者”号运输舰和“加拉哈德爵士”号登陆舰等一干大型舰只被击沉或重创。在阿根廷空中力量的严厉打击下,英国方面不想眼睁睁地看着损失的增加,他们决定强攻登陆,尽早结束战争。阿根廷空军也派出了最后的力量来阻止英军登陆。尽管阿方飞机的猛烈攻击摧毁了英军刚刚建筑的大多数工事,英军的重装备也被击毁了不少,但他们却是在孤立地作战,能看到的只是优秀的飞行员和精良的武器,陆军没有一个士兵出现。当时英国能上岸的部队只有6000人,而阿守军足有10000人,如果这时阿方地面部队攻过来,英军将会损失惨重。可惜,一万多名阿军龟缩在斯坦利港,没有及时配合空军实施反击,错过了给英军致命一击的有利时机。站稳脚跟的英军地面部队开始发起猛攻,迫使守岛阿军投降,马岛重回英国人手中。战后,指挥登陆的英国将军穆尔说:“当时,我苦苦地撑着,我不止一次地感到我就要撑不住了。阿根廷空军非常英勇,如果阿守岛陆军再从正面捅上一刀的话,那便是我们的末日了。感谢上帝,他们没有来。直到今天我仍然对这一点感到奇怪和不可思议。”

马岛之战告诉我们,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无战不联、无联不胜,任何军种“单打独斗”都难以称雄战场。近些年来,我军在一些联合训练和演习中或多或少暴露出联合意识和协同观念不强的问题,一些同志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还是老一套,没有完全从传统战争与平时习惯转变过来,还存在“有什么联什么、联多少算多少”“你搞你的、我演我的”各自为战的现象。这些问题不彻底解决,我们训练再严格、演习再逼真,也只能提高单一军兵种实战能力,对于一体化联合作战意义不大,甚至还会因为某方面难以察觉的短板,在实战中功亏一篑。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