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美丽山南

旦增罗布

2013年10月05日13:48   来源:西藏日报

原标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美丽山南

  山南地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就是要紧密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四基地一核心发展定位、着力构建两圈两带发展格局、突出抓好生态美好模范区建设,实施生态强地战略,打造美丽山南。

  一、以提升生态系统质量为基础,打造美丽山南

  实现美丽山南的自然之美、环境之美,为打造美丽山南提供基础保障。

  全面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山南地区地处西藏中南部和雅鲁藏布江中游,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巩固一江两河综合开发造林、雅鲁藏布江防护林、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等工程成果,建设完成一批关键性生态安全屏障。其次是规划建设一批重要河湖流域、重要集镇和基础设施及水源地、重要农牧业生产区、重要特色产品生态生产区、重要风沙源区、主要交通干线与机场的带状防护植被覆盖区等,全面构建山南经济社会持续高效和谐发展的生态防护屏障。

  全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建设一批具有全局意义的生态系统质量改善和保护工程。从自然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沙化土地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农业生态系统持续改善、人居生态建设配套、生态敏感区保护等诸多方面,实现山南的山、水、林、田、路的全面生态保护与建设。

  全面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苦练美丽山南的内功,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实现城乡环境达标。大力开展“三废”及噪声综合治理,建设重点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环境质量自动检测系统和开展机动车尾气检测治理工作,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水质、大气环境质量和农牧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加强土地、矿产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注重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切实推进农牧区生活能源替代和生产生活环境改善;全面控制区内非点源污染;积极推广应用节能办公设备照明产品、节能建材和家用电器;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等基础设施,加强生态环境质量和生物栖息地检测与保护。

  二、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抓手,打造美丽山南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必须主体功能区定位,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类空间科学布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效益有机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根据山南地区实际,着力打造两圈两带发展格局。推动各县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牧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为打造美丽山南创造空间条件。

  打造两圈两带发展格局。就是全力打造泽当、空港生态经济圈和雅江、边境生态经济带的发展格局,形成优势互补、产业配套、定位发展的局面,以局部非均衡发展带动全局均衡发展。

  三、以发展生态经济为突破,打造美丽山南

  实现美丽山南的生活之美、时代之美,为打造美丽山南提供物质基础。

  发展生态工业。一是做大做强能源产业。大力发展水电,加快藏木电站建设,积极配合做好加查、大沽、街需等水电站的前期工作和开发建设工作。加快开发风电。力争错美县风电项目明年建成投产。有序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建成桑日光伏二期工程、乃东光伏等项目。二是大力发展优势矿产业。着力打造铬铁、铅锌、岩金、铜多金属四大矿业基地。三是发展建筑建材业。优化产业区域布局。以加查、贡嘎两县为重点,发展沙石、花岗石、汉白玉等加工产业;以桑日县为重点,发展石灰石、水泥等加工产业;以乃东县为重点,发展水泥制品产业。

  这些企业要严格按照生态工业园区的要求,以开发与保护并重的举措,推动生态工业良性发展。

  发展生态农牧业。大力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发展战略,以“三推进”为抓手,重点推进优质青稞、红土豆、禽类养殖等特色农牧业产业发展,力争今年乃东结巴、隆子加玉两个青稞加工基地建成投产,打造“藏地圣田”白青稞、“加玉”黑青稞、“昌果”红土豆、“雅砻源”藏鸡产品等品牌。

  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围绕“神奇西藏、藏源山南”旅游主题形象,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产品。在开发名山、湖泊、森林、冰雪、草原生态景区及文化旅游景区,深度开发以泽当为中心的藏源文化旅游区、以羊湖为中心的雪山湖泊游、哲古草原生态旅游区、以桑日大沽、错那勒布和洛扎拉康为中心的森林公园区等,通过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旅游环境,营造旅游氛围,确保旅游环境达标。

  四、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打造美丽山南

  把人居环境改善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人居环境优化、生态意识普及、布局合理、舒适度较好、城乡生态功能显著的人居环境,实现美丽山南的环境之美、生活之美、人文之美、社会之美。

  建设民生环境工程。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和农田整理为突破口,加强污染防治和执法监管,改善和提升环境质量,通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不断增加农牧民收入、提升农牧民生活质量。

  建设生态人居环境。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健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建立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系统,建设绿色城区工程,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建设绿色生态细胞,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把地区中心、副中心城镇建成文明、卫生、低碳的高原生态宜居示范城镇。

  五、以提高生态文化素质为动力,打造美丽山南

  实现美丽山南的和谐之美、百姓之美、人文之美,铸就美丽山南的灵魂。

  提高生态文化素质。充分发掘藏民族文化中以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环境友好、节约、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使珍爱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低碳生活,成为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单位的自觉行动,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树立全民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和生态文明观,营造广大干部群众人人争当环保卫士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地区相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美丽山南建设。

  建设生态文化载体。实施生态细胞工程,创建生态乡镇、生态村、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绿色企业、绿色社区,举办绿色讲座、开展绿色环保志愿者行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建设以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为载体的一批环保科普基地,培育公众的生态理念和保护生态的行为规范,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实现社会风尚的生态化转变,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全面走向基层、走进人心的生态文化建设,实现打造美丽山南的目标。

  六、以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保障,打造美丽山南

  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要在 以下五个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加强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建设。必须改变唯 GDP的观念,增加生态文明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健全管理制度。面对管理上的需求,必须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如,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要建立限制开发的制度,对依法设立的各级自然保护区、文化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要建立禁止开发的制度。山南地区耕地、水资源、环境等管理制度已经建立,仍要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在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基础上,结合地区实际,建立和完善美丽山南建设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制度。

  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和税费改革还不到位,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虽已确立,但没有体现生态价值,生态补偿制度正在探索中。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健全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资源环境是重要的公共产品,如被破坏和损害要追究责任,进行赔偿。要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作者单位:中共山南地委党校)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