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李伟:立足国情,积极应对“老龄化”四大挑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员 李伟

2013年09月24日16:1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原标题:立足国情,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生活条件、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改善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性趋势,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和不少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老龄化。

毫无疑问,人类寿命的不断提升,是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各国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追求的重要目标。然而,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人民在享受着长寿对人生带来的幸福欢乐的同时,随着老年人生存成本的增加及创造财富边际效应的递减,人口老龄化也必然会对经济和社会运行产生多方面而且非常复杂的挑战。比如:如何筹集足够的资金以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经济保障,如何设计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实现社会财富在代际之间的合理分配;如何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化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必要的老年生活服务;如何建立适宜的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以适应老龄化背景下疾病负担加剧和疾病模式变革带来的挑战;如何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继续保持经济增长活力以及如何实现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的和谐等等。联合国人口政策部门指出,老龄化问题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它将对社会各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老龄化问题也是今后世界各国制定各种经济与社会政策时必须认真考虑的重要因素。

中国目前还不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但受特殊计划生育政策、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生育意愿迅速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正在进入快速的老龄化过程,并有着一些比较独特的特点和挑战。

一是速度快。2000年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33%,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比例达到7%,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以及中国老龄委等预测,到2025年前后,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20%,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14%左右。换句话说,中国将仅用25年左右的时间完成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老龄化过程 (如:2012年人均GDP已达4万美元的法国,是世界上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据有关研究,早在19世纪70年代,法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就超过了7%,进入老龄化社会;1980年左右法国老龄人口比例达到14%,进入了老龄社会。据法国官方的数据显示,1901年,法国城市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就达到 12.7%,2000年全国超过20%。从进入老龄化社会到老龄社会,法国用了100多年)。而且,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将进入一个急速的老龄化阶段。2030年,60岁及以上老人比重将超过24%,65岁及以上老人比重将达到16%—17%;2050年前后,60岁及以上老人比重会达到34%左右,超过总人口的三分之一,65岁及以上老人比重会达到25%上下,占总人口四分之一左右。

二是规模大。从老年人口的总量看,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从1953年的0.25亿上升到2010年的1.19亿,60年间增加了9400万。而未来20年老年人口将增加1亿多,2030年将达到2.3亿,2040年则会突破3亿,并在2060年前后达到3.6亿的峰值。

三是“未富先老”。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5000美元—10000美元以上,而中国在2000年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刚刚超过1000美元,2012年也才刚过6000美元,仍属于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行列,可以说应对老龄化的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

四是不平衡。受地区发展差异、近些年大规模人口流动等各种因素影响,中国的老龄化在城乡和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且户籍人口老龄化水平和以常住人口计算的老龄化水平存在明显偏差等。

例如:从户籍人口统计结果看,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地区,最早进入老龄社会的上海(1979年)和最迟进入的宁夏(2012年),时间跨度长达33年。在城乡之间,由于城镇生育水平低、健康水平高,户籍人口的老龄化也明显高于农村。从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老龄化差异方面看,有大量劳动力流入的广东省,201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仅为9.73%,浙江省的老龄化率也仅为13.89%。而人口大量流出的重庆市和四川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率则分别高达17.42%、16.30%。类似,农村地区常住人口老龄化形势比城市更为严重。2010年按居住地统计,乡村、镇、城市的老龄化率分别为14.98%、12.01%、11.47%,乡村地区比城市地区高3.51个百分点。

此外,随着中国独生子女政策滞后日益显现的社会负面效应,以及生育率的快速下降和人口流动,家庭结构小型化且养老功能弱化,失独家庭、空巢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迅速增加等问题也日趋突出。有关数据表明,生活在独居、空巢家庭中的老人高达6200万,超过老年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全国老龄办和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调研结果显示:2010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0%;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108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6.23%。《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全国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家庭,目前失独家庭数量已经达到100万左右。

针对迅速老龄化带来的各种挑战,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今年8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了促进健康服务业的政策,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和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等养老机构的转诊与合作机制,发展社区、农村健康养老服务。目前中国在社会保障方面,各种养老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已经基本实现了对各类人群制度上的全面覆盖;在养老服务方面,国家确立了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战略。9月13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 《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近年来,很多地方也都在进行各种积极和有益的探索。针对老龄化背景下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以及劳动力结构老化等挑战,中国政府也在积极推进就业政策乃至产业政策的调整。

尽管政策进展很大,各级政府也越来越重视老龄化问题,但必须承认,在应对老龄化的很多问题上,一方面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成效与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支撑能力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中国尚缺乏经验,很多相关政策与制度设计还很不完善,一些改革也面临很大挑战。比如,面对迅速的老龄化,与世界许多国家相比,中国目前的退休年龄还很低,基本是男60岁,女55岁,显然,在快速老龄化的背景下,任何形式的养老保障制度都难以持续。中国政府有关部门也多次考虑过调整退休年龄问题,但目前有关各方的意见分歧仍较大,以至于相关政策至今难以出台。当然,此类问题在包括法国在内的发达国家也都遇到过。另如在养老服务方面,面对迅速的老龄化和家庭功能的弱化,如何更多地增加政府与社会的资金投入,更好地协调好政府、社会、市场和家庭的关系,动员全社会力量,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适宜服务,仍有许多政策问题、经济发展水平制约问题乃至技术性问题需要研究。此外,相关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乃至很多相关伦理问题也需要研究。

我们认为,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应发挥好政府、社会、市场和家庭等多方力量,采取多种有力措施,积极应对,重点要在加快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探索平滑过渡方式调整退休年龄、完善养老医疗服务模式和优化人口政策等方面取得实质进展。

(此文为李伟在2013年9月23日举行的“应对人口老龄化”中法圆桌研讨会上的致辞摘要)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