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

培养一种平和的心态

吉方平

2013年09月09日11:25   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培养一种平和的心态

如何看待外部世界,不仅是个认识问题,还直接关系我们今天和未来的发展。

  中国已不可能自外于世界,世界也早已离不开中国。在中国更好融入世界的进程中,正确认识和看待当代中国与外部世界,是我们应当重视的问题。

  全球化时代,必须睁眼看世界。如果固步自封,我们就会丧失发展的机遇;如果还想搞封闭僵化那一套,违背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不仅我们现在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无法解决,而且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也可能付诸东流。

  事实已经证明,这30多年来,我们创造的“中国经济奇迹”,就是放眼世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分工协作的结果。

  对外开放对于中国的意义,是与改革紧密相连、可以等量齐观的,这是很多人的感慨和共识。从“文革”结束时的极度封闭起步,从追赶发达国家现代经济社会的巨大差距起步,我们实行了坚定而有步骤的对外开放政策。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快速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逐渐成为第三次全球产业转移的最大承接地和受益者,也由此成就了“世界工厂”的美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得益于多边贸易体制,我们充分参与并受益于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内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初步实现了一些发达国家需要上百年才能完成的工业化进程;我们的经济总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二;我们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我们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

  外部世界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中国的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开放战略,这是我们从既往发展历程中得出的经验,也是我们今后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之一。

  我们国内的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转型发展进入关键期;国际上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加快改变世界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更高层次上坚持和扩大开放,更具现实意义。

  在强调开放之于中国的意义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另一种倾向,就是在睁眼看世界、积极融入世界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或是认识模糊,或是观点偏差。有的以偏概全,外国什么都好;有的妄自菲薄,认为中国什么都不行;有的盲从于西方,不管老外出于什么目的说什么话总认为是对的,甚至还想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来改造中国。

  本来,我们了解和参与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发展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在放眼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失去了自我,甚至遇到一些问题就要全盘否定自己,那么这样的国际视野就不是客观全面的,就可能丧失其应有的正面积极的意义。

  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练,我们看待外部世界,应该有全面客观的眼光。全球化时代,我们与外部世界的相处,应该有平和的心态。

  对世界上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对各国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我们应该有及时、充分的了解;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更应了然于胸。我们既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也要看到别人存在的问题。我们既要虚心学习借鉴他人之长,也要懂得扬弃。我们当然要以学习的姿态来看待世界,对于别人的文明成果、发展经验,我们应当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态度,虚心学习借鉴,取众家之长必有益于我。但是学习借鉴的过程中,我们也必要有批判的思维,这是人类理性的要求,更是与世界相处中的基本方法。批判思维,不是简单否定,而是有分析有判断有取舍,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分析其环境条件,从而判断其适应性,是经过科学的扬弃之后为我所用。

  学习和借鉴,甚至“拿来”,绝不是照搬别人的模式,更不是以别人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为圭臬。经济全球化不等于西方化,更不等于文化一元化。我们应当看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都不同,其发展道路也必然有自己的特色。中国近百年的近代史告诉我们,任何科学的理论和制度,包括马克思主义,都必须本土化才能起到真正作用。“南橘北枳”这个成语,说的就是“服水土”的问题。归根到底,我们走的道路,一定要适合自己,要具有中国特色。

  作为一个开放的大国,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要看到当今世界带给我们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我们既要警惕“棒杀论”,也需谨防“捧杀论”。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使得我们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也相应提高。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新兴大国的崛起,国际上不少人有误解和担忧,不但“中国威胁论”不绝于耳,更有一些人鼓吹“中国崩溃论”,要唱衰中国。与此同时,对于取得的成就,我们既得到一些真诚的祝福和鼓励,也有一些未必友善的“捧杀”。面对这样的复杂形势,我们既要对自身有清醒的认识,也要对国际形势有理性的评估;既要提振我们的发展信心,也需增强忧患意识。

  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要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坚持放眼世界,坚持开放战略,同时坚持走我们自己的路,才会梦想成真,也带给世界一个美好的“中国梦”。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