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切实增强坚持“两个巩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的体会

唐福金

2013年09月05日15:36   来源:贵州日报

原标题:切实增强坚持“两个巩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中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两个巩固”,深刻概括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社科工作者应当深刻认识坚持“两个巩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坚持“两个巩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牢牢把握社科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为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所证明了的。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不是个别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近代以来,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上下求索,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西方的各种思潮,如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都先后在我国流行过、尝试过,但它们都失败了,成了历史上来去匆匆的过客。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以科学的世界观,为中国先进分子提供了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新的伟大成就。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充分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新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被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保持了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我国的发展壮大,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千方百计进行意识形态渗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外交往的不断增多、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错综复杂。近些年来,一些人不顾我国国情,不顾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不顾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和历史结论,鼓吹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把西方一些国家的民主、宪政观念宣扬为所谓的“普世价值”,主张中国应把这些“普世价值”确立为指导思想,与国际接轨。这些观点和社会思潮的实质,就是要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取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决不能让他们干扰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事业,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决不能有半点含糊和松懈。

社会科学一方面是科学,另外一方面也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因此,在社会科学的研究、宣传普及工作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意把握好“研究无禁区、宣传有纪律”的基本工作原则。在举办报告会、讲座、论坛,开展社科理论普及宣传、发表理论文章等面向社会公众方面,必须保持清醒的阵地意识,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防止出现杂音噪音,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

二、实现中国梦必须进一步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只有建立共同的思想基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会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才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国有56个民族、13亿多人口,要把人们思想意志统一起来,没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就会是一盘散沙,就不会形成强大的创造力、竞争力和战斗力,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不可想象的。现在,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期,思想领域日趋多元、多样、多变;网络、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出现,使得各种信息的交流接受变得快捷多样复杂,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各种思想观念交相杂陈,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各种不同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同时并存。在这种情况下,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形成全体社会成员思想认识上的最大公约数,在各种思想观念差异之间形成广泛共识,有效引领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想意识,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近段时间来,全国上下都在热议“中国梦”。“中国梦”成为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国走向未来的鲜明指引。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强调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的提出,昭示了党和国家走向未来的宏伟图景,顺应了全体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反映了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海外同胞、全世界华人梦寐以求的共同心愿,展示了中国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良好愿望。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目标追求,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包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的革命也好,建设也好,改革也好,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因此,中国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鲜明主题,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大共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实现中国梦,要坚持做到三个必须:第一,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道路,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走下去。正如党的十八大指出的,“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是实现中国梦的政治前提。第二,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就是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第三,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梦,必须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来实现。世上从来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只有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苦干实干,才能让美梦成真。同时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团结奋斗,共圆中国梦。

从我省来说,现阶段贵州中国梦,就是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步小康的梦想,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民强省的重要阶段性目标,是全省人民不懈追求的梦想。省委已经提出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社科工作者要紧紧围绕省委确定的科学发展主基调、主战略,紧紧围绕我省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宣传阐释工作,提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建议,积极回应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释疑解惑,发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夯实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三、坚持“两个巩固”,关键是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坚持“两个巩固”,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归结起来,关键是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理想信念是管方向、管前进目标和行动的。不同的理想信念,决定着不同的人生追求和境界。理想信念缺失,就找不到正确的前进方向和人生目标。理想信念动摇,就会意志不坚定,在困难和矛盾面前软弱畏缩,就会经受不住金钱物欲美色的考验,走入歧途。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当前思想文化多元、多变,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交锋,社会思想异常活跃,意识形态领域杂音噪音增多,一些党员干部甚至领导干部深受不良思潮的影响,信念动摇精神空虚,生活腐化道德堕落,经济贪婪政治变质。这种情况说明,宣传思想工作坚持“两个巩固”的任务十分重要而艰巨,决不能掉以轻心。

崇高的信仰、坚定的信念不会自发产生,必须加强学习,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坚定理想信念。社科工作者应当先学一步、学深一步,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看家本领,在理论上、笔头上、口头上和其他专长上有几把“刷子”,扎扎实实做好理论研究宣传工作。坚持“两个巩固”,离不开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参与。社科工作者要积极参与理想信念宣传教育工作,深入推进“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大力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动公民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为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