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苇町 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研究员
《落马贪官的腐败心理—腐败心理学研究》是一本从心理角度全面系统地研究和探讨腐败心理的产生、发展和预防、矫正的专著,作者付出的大量心血和努力是非常有价值的。
这本书是对腐败犯罪者的心理研究。可以说,腐败犯罪者犯罪前都是党员干部、国家工作人员,都有很好的工作岗位,经济收入和日常生活都优于普通老百姓。特别是县处级以上干部中的腐败犯罪者,绝大多数学历高,受过良好的教育,经过多岗位培养锻炼,个人品行德性和全面素质多数比较高,甚至许多人在“一念之差”的贪污受贿前,都曾经是一个想做清官、好官,想为老百姓办事的好干部,有些人甚至才华横溢,但瞬间的腐败行为毁了他们的终生。那么,他们实施腐败前有什么心理?实施腐败过程中他们的心理如何演变?带给他们牢狱之灾后,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这本书对这类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
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腐败在社会各领域、各阶层都有不同的反映。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面对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少数党员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由权力走向腐败,落得可悲下场的惨痛教训,积极探讨腐败心理的产生及其预防已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对于我们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任建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透明国际》中国会员副主席
专门研究腐败心理,对于深入理解腐败行为,科学开展廉洁教育,有效预防腐败行为都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于腐败心理的研究还十分不足,大多还停留在人性弱点、理性人等宏观层面。本书基于大量的腐败行为案例,对于腐败心理的类型,腐败心理产生、演变的过程及其规律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大大丰富了人们对于腐败心理的认识,填补了廉政理论研究的空白。
阅读全书可以看到,作者以党的十八大反腐倡廉建设理论为指引,以心理学知识为依据,以十八大关于“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目标。努力实现案例剖析、警示教育、心理疏导“三位一体”的组合。书中运用了一批心理学原理和概念,更精选了300多个案例来剖析党员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腐败犯罪心理。在写作方法上,对腐败心理的研究层层推进,先写由于处在各种环境中,人身上有九种不健康心理;再写由于人性的“自私”和“欲望”两大弱点,因此在公权力走向腐败的过程中会产生十大败坏堕落的心理;后写腐败心理走向腐败行为过程中的六个心理状态;最后写腐败行为败露后受到惩治过程中的八个心理特征。在全书的第三大部分,以十八大提出的心理疏导为主线,重点写如何树立健康心理、廉洁心理、预防腐败心理。提出党员干部要树立26种健康心理、廉洁心理,并在这方面进行正面疏导。这种基于腐败心理研究所提出的腐败行为干预或预防的对策建议也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
林喆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该书从腐败、腐败犯罪的心理过程及其特征的角度来剖析腐败者的心理,全面论述了腐败的心理,建构起腐败心理学体系,实属近年来关于腐败研究新的进展;全书以生动的案例描述了公权力者腐败的心理,读来颇有受益,对于心理学和腐败犯罪学学科都是一种补充。
这本书的教育感染力非常强,是一本难得的反腐倡廉教育优秀辅助读物。在当前全党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这本书无论在地方还是军队,无论在高层还是基层,都具有一定的教育参考价值。假如,每一个掌握公权力的党员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都能够学习心理学知识,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进行心理疏导,在权力、金钱、美色等各种诱惑面前保持健康心理,廉洁心理,预防和抑制腐败心理。就一定能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当好人民的公仆,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相关专题 |
· 任建明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