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王永昌:认识“阵痛” 促进转型升级

2013年08月30日08: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认识“阵痛” 促进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小幅放缓,引发世人关注。客观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较好,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经济增速小幅放缓,一是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开始步入优化结构、打造升级版的新阶段;二是说明我国经济或将进入升级阵痛期,经济适度减速可能成为常态。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可能经历的阵痛主要有以下几种。

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的阵痛。过去30多年,我国创造了年均经济增速近10%的奇迹。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看,尽管我国经济发展仍有巨大潜力和有利条件,但总体上开始进入增长趋缓阶段。未来经济增长7%左右将成为常态。

经济结构转型的阵痛。我国经济依靠低成本、高投入、大出口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消费需求结构、劳动就业结构、城乡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以及国内外市场结构等,正处于迫切需要转型升级的阶段。尤其是严重的产能过剩,反映出当前经济结构迫切需要进行调整。

后发优势弱化的阵痛。我国已告别短缺经济时代而进入结构性生产过剩时期,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社会保障等使发展的成本越来越高,多数行业投入产出效益递减,生产要素低成本阶段基本结束。这些因素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有所弱化。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更加严格控制高技术出口,一些中高端制造企业向发达国家回流,使我国引进高端技术、发挥后发优势的空间缩小,我国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的难度加大。我们将面临企业经营和社会经济运行成本大为增加而利润水平下滑的阵痛。一些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发展近年来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就反映了这种变化,同时也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急需转型升级,以形成新的优势。

盘活货币资源的阵痛。现在及今后二三年,我国经济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改变以往过多依赖“以货币保增长”的模式。根据央行统计数据,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05.24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和0.6个百分点。从宏观来看,今年经济增速比去年同期放缓,但货币供应量增速并没有放缓,我国货币供应总量和信贷存量都处于高位。所以,一度出现的市场流动性紧张,并不是由货币供应量造成的,而是由资金错配和使用效率低造成的,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国经济的确到了摈弃“以货币保增长”、“以信贷保增长”的时候了。适应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需要,作为调控经济运行“总开关”、“催化剂”的货币政策,重心将向控制总量、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经历阵痛在所难免。

消化政府债务风险的阵痛。在现代国家,债务风险是常态性存在的。倘若债务越过占国内生产总值60%的警戒线(国际通行标准),风险就会加大。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出现过4次较大规模的债务风险问题。1978年后的债务问题,主要是中央财政赤字;1988年后的债务问题,主要是企业间“三角债”;1998年后的债务问题,主要是国有企业经营问题造成的金融机构呆坏账;而2008年以来,政府债务风险、企业债务风险逐渐累积。未来一个时期,我们将面临一个偿还政府性债务的高峰期。要消化这些债务以及过去几年大规模低效益、高负债投资的后遗症,同样要经历阵痛。

深化改革的阵痛。未来一个时期的改革,既要解决过去经济社会发展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结构调整问题,又要解决积累的“疲劳性”和存在的“利益格局”问题。现在和未来的改革开放当然有红利,但已不太可能像过去那样靠放开就能放出大红利了。今后的改革开放将会是深度的,尤其是利益调整性的。改革开放中的利益调整,都会在带来长期红利的同时,产生短期的磨合阵痛。

国际市场挤压加大的阵痛。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约束条件的变化、发达国家经济再平衡、新兴经济体崛起和以货币超发和国际金融秩序变革为主要标志的世界金融格局和规则调整,不仅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低价产品出口的红利将日趋减少,而且将使我国未来经济发展面临更多来自国际市场的挑战,受国际市场挤压更为明显,国际竞争压力也会更大。

经济政策调整带来的阵痛。基于上述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未来若干年内,我国在保持7%左右经济增速的前提下,为使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将会系统出台改革开放、宏观调控的政策举措。这些举措的出台和实施,将会使一些适应力弱的市场主体经历这样或那样的阵痛。

应该看到,阵痛是暂时的、短期的,阵痛期实质是经济增长的转型换挡期。这是一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必然要经历的调整时期。迈过这一发展阶段的门坎,我国经济就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目标。

(作者为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人民日报理论版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