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高校思想政治课应用启发式教学的必要性

中国地质大学 杨光坤

2013年08月26日09:50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启发式教学从古至今获得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得到了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的关注和重视。在我国,孔子早在《论语?述而》里就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宋代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也十分重视“启发诱导”,他对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进行了详细而准确的解释,在他的《论语集注》中的《述而》篇里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在国外,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在对话和辩论过程中,经常针对对方提出的观点再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对方的思维,经过多次反复后,使得对方在大脑中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观点。

在当代,关于启发式教学的定性问题,有几种不同看法,主要集中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四个范畴上。在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启发式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或者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指教师围绕教学目标,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思想水平、学习能力等实际出发,采用各种教学启发手段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发展智能,并学会迁移知识,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最高境界的一种教学思想。

高校思想政治课应用启发式教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启发式教学是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的需要。

学生的身心发展同一切事物的发展一样,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各种客观因素的作用下,学生主体内在的新需求与自身已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因,即内部矛盾。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旧的矛盾不断解决,新的矛盾继续产生,从而推动学生的身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层次迈进。而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启发式教学,就是着力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上,引导和启发学生深入认识自身已有的基础知识以及不能满足心理期望的现状,促进课堂教与学的相互磨合与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帮助学生掌握驾驭矛盾转化过程的主动权和实现认识发展的飞跃。因此,启发式教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上的科学体现。

第二,启发式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需要。

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因为理论的正确性和先进性而理直气壮地向学生进行单向灌输和传播理论知识,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思维状态。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调动不起来,虽然在考试面前通过死记硬背对理论知识进行了简单理解和记忆,但往往无法真正理解和信服这些理论,德育效果更无从谈起,从而导致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有待提高。而启发式教学是以激发学习动机为前提,启迪思维为核心,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为目的,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启发式教学,将有助于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

第三,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面对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培养大批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是我国教育事业应担起的重任之一。然而,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的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收教师传授的既有知识,他们没有思考的时间和兴趣,大脑中储存的知识得不到激活,思维的火花无法点燃,创造性无从培养。而启发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赋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能动性和自主性,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索,不断促进学生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启发式教学,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改变以往“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状况,促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质和理论精髓,逐步增强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本领,真正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总之,与灌输式教学相比,启发式教学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尤其是在当前面临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和国内社会意识日益多样多元多变的形势下,更需要实施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启发式教学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正确应用启发式教学将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娟、谢磊)
相关专题
· 工作交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