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马文孝
2013年08月14日16:24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中央决定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对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是党的根本观点,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就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毛泽东把“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作为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反复告诫全党,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考虑问题,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的标准。进入新世纪以来,江泽民提出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胡锦涛强调,全党同志要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道出了党与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和对人民群众的赤子情怀。正是有了这种一脉相承的思想和情怀,我们党才不断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充满了生机活力。同时,党在实践中也积累了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宝贵经验,即: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防止和克服凌驾于人民之上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甘当群众的小学生;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既依靠群众又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解决好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九十多年的历史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坚持了群众路线,党的事业就会发展;什么时候背离了群众路线,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否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关键在于能不能坚持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二、为民务实清廉是新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群众路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必须坚持,而不能丢掉。但是在不同的时期,因为党面临的形势任务不同,贯彻群众路线会有不同的要求。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在加速转型,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更加多样,群众工作的难度继续增加,迫切要求全党同志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大力弘扬为民务实清廉作风,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听民声作为第一信号,系民情作为第一感情,解民忧作为第一责任,谋民利作为第一标准。要坚决克服身居“庙堂”,高高在上,看报告、翻数据,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甚至甘愿当“聋子”和“瞎子”的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作风,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认真倾听群众呼声,悉心体察群众疾苦,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要坚持清正廉洁,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主动接受党内外监督,坚决反对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总体上看,我省党员干部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是好的,涌现了韩慧瑛、才仁松保等一批为民务实清廉的先进典型,充分展示了当代共产党人的风采。但是,也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表现在,有的党员干部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重;有的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权看成是自己的“既得利益”,以权谋私、腐化堕落;有的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诉求不闻不问;有的在做群众工作时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不尊重群众感情,不考虑群众感受。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头脑里没有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感情上脱离群众所致。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却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破坏党群干群关系。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时刻警惕“脱离群众”的危险,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对照党章和廉政准则,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21条措施,对照身边的先进模范人物,查找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和廉洁自律方面的差距,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努力提升党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三、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加强作风建设,根本目的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改进工作作风,就是要使每个党员干部能够更加主动、更加自觉、更加积极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要加强宗旨意识教育,提高党员干部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从政道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清醒认识密切联系群众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基础和力量源泉;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清醒认识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牢固树立群众利益至上的观点,清醒认识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通过正面思想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在解决作风不实、不正和行为不廉上取得实效,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取得实效。二要正风肃纪,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被一些领导干部淡忘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盛行,人民群众对此现象反映强烈。如果不坚决纠正这些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我们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坚决制止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三要坚持群众利益至上,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要主动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突出问题,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健全便民服务机制,建立服务承诺、结对帮扶等各项服务群众制度和快捷有效的服务平台,健全各级便民服务网络。要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建立健全干部联系群众的制度机制,通过确定领导干部联系点、信访接待日、决策听证等,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引导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到重大决策中来。四要坚持从严治党,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大案要案,又要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尤其是发生在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征地拆迁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件。既要治标,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又要强化源头治理,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逐步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

(责编:赵娟、谢磊)

相关专题
· 问题研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