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专家:警惕一些地方借“稳增长”之名动摇改革信心
人民网记者 李晓明
2013年08月13日13:03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人民网北京8月13日电 (记者 李晓明)“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给经济转型、政府转型带来前所未有压力,因此深化改革的阻力也上升了。我认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前景没有必要陷于悲观,但需要警惕的是一些地方借‘稳增长’之名动摇改革信心。”这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8月11日召开的中改院改革形势分析会上的一番话。

8月11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在京召开“增长·转型·改革”为主题的改革形势分析会,来自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的20多位专家就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转型的动力以及改革的切入点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中国GDP增速已连续5个季度低于8%,有专家分析中国经济正在“下台阶”,对此,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当前经济下行来自于三个方面,首先是世界范围内经济不景气造成的影响,其次是我们自身调结构的因素,最后才是中国经济自身增长的潜在性结果。他认为,只有适当放缓速度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结构转型,他预计,中国经济将呈现缓慢的波浪式放缓趋势,而不会直接下到另一个台阶。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说,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他对下半年经济增长速度抱有信心,他担心的是如何管控好风险,例如一些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另外要关注在经济下行情况下如何进一步促进就业、稳定财政增长。他指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依然是中国经济今后的总基调和主攻方向。

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召开全面深化改革座谈会时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对此,与会专家十分关注。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指出,当前,稳增长压力很大,稳增长还得稳投资,我非常担心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稳增长,因此不改革,又转回到原来的老路上去。当前全球经济都不景气,世界对中国寄予很大期待。他说,今后全球将向新型服务业和新型制造业方向转化,中国如果转得不及时就有被边缘化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中央推进改革的决心和下一步改革的走向,充满期待。

曹远征认为,改革应朝着两个方向努力:一是全面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作用的改革,二是政府要回归到营造公平的投资和市场环境,同时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维护社会公平上。曹远征说,以财税体制改革带动其它各领域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风险较小,可控性强,应该成为当前改革的首选路径。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相统一,提高地方政府改革和转型的积极性。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说:“中国每年有一千万新增就业人口,每年有近七百万大学生需要就业,中国需要大量小微企业,而这些领域却缺乏活力。” 他提出要以增加农民土地收益、增加创业资金来源等方式搞活小微企业,同时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要放开管制,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在11日的形势分析会上,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提醒,要注意中国粗放经济增长的惯性影响,特别是竞争性地方政府的增长模式,这种模式本来就没有得到根本治理,现在极有可能在稳增长的前提下再次抬头。

汪玉凯指出,在一些地方“稳增长”又成为第一位的任务,这给经济转型、政府转型带来前所未有压力,深化改革的阻力也上升了,“改革能否跑赢危机”的确值得关注。他指出,不能以“稳增长”之名动摇改革信心。

与会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再次站到一个十字路口上,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探索未来30年新一轮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所需要的新的机制、新的战略和新的结构。当前,中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正是推进改革的好时机,改革应当抓紧进行。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汪玉凯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