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打造经济升级版 要清理民间投资的“附加条件”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民营经济能发挥关键作用,甚至可以发挥主导作用。近日,本报记者就民营经济如何参与到中国经济升级版中等问题独家采访了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试图倾听来自民营经济中的声音。
《证券日报》:从2005年国务院发布“非公36条”,到2010年国务院再次公布“新36条”,民营经济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周德文:在2005年以前,民营经济的社会地位并不高,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非公36条”是国内第一个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系统性政策文件,该文件着眼于提升民营经济地位,为民间投资指明了方向,给予了民营经济巨大鼓舞,但遗憾的是“非公36条”未能很好的贯彻落实。
2010年“新36条”发布之后面临的问题是,政策缺乏细则、准入门槛过高、体制改革不到位、执行中有苛刻障碍。虽然后续发布了不少实施细则,但“细则不细”成为主要问题。因此,我建议尽快解决公平准入问题、可操作细则要陆续完善、降门槛的过程要尽量缩短,同时深化各领域改革,清理“附加条件”,让各种所有制投资在各个领域中能够公平享受各种待遇。
《证券日报》:当前,民营经济正面临着怎样的处境?如何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实现转型升级?
周德文: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民营经济一直处于危机中,尤其是在今年,在原有外需下滑等危机下,民营企业又遭遇了钱荒。转型升级需要资本、人才、技术的支撑,但大量的民营企业还在苦苦地求生存。因此,在没有资本的支持下,大部分民营企业很难实现转型升级。
从长远角度看,经济一定要转型升级,但在现阶段,民营经济更需要整合与提升,利用危机实现产业整合,走向联合,然后形成小型“巨人企业”。在整合基础上,才能增强企业以及产业竞争力,才有可能实现一部分企业走向转型升级。
《证券日报》:在中国经济升级版中,民营经济处于怎样的地位?如何参与到中国经济升级版中?
周德文:梳理历史可以发现,民营经济已经顶起中国经济的大半个天。有统计显示,90%以上的企业是民营企业,55%的税收是民营企业创造的,60%的GDP是民营经济创造的,70%的就业是民营企业创造的,80%的专利发明是民营企业创造的。
“给点阳光就灿烂,给一点雨露就能茁壮成长”是民营经济的真实写照,要实现中国经济升级版,首先要搞活民营经济,重视私体经济,国家的资源和政策要加大向民营经济的倾斜力度,这样民营经济才能积极的参与到中国经济升级版中。
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过程中,一定要给民营经济合理、合法的地位,要实现与国有企业处于公平竞争的环境,享受公平政策,只有这样,民营经济才能在打造经济升级版中发挥更重要作用,并有可能发挥主导作用。
《证券日报》: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到中国经济升级版中,您认为,应该给予怎样的财税与金融支持?
周德文:今年3月份以来,新一届政府正在加大在财税、金融政策上的支持,如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两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但仍然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是免征增值税与营业税的小微企业销售额标准太低,建议上调至月销售额低于十万元的纳税人免征增值税与营业税;二是虽然国务院已经取消了71项行政审批项目及三项事业收费,但取消收费的力度仍然不够,应该大范围、大面积地取消行政收费,最终取消所有行政性收费。实际上,要解决小微企业的问题需要“三减”,即减税、减费和减息。
再比如国务院发布了“金融十条”,以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实际上,对于金融方面的支持,最重要的是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尤其是进一步完善证券与债券市场,加快推进符合市场标准的企业上市,为中小企业举债设立绿色通道,增加直接融资比例,服务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此外,应该重视民间金融对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应尽快引导民间金融规范化、合法化、阳光化,服务于民营经济。(记者 左永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