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创新激发最大潜力(中国道路中国梦)
如果消极的“萧规曹随”盛行、“好人主义”流行,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却让地方发展付出巨大的“机会成本”
西与北京隔河相望,东与天津毗连相邻,河北三河就像连接京津两大巨峰的一条美丽彩带。从四十不惑到五十知天命,我时刻不敢忘记最初的梦想:推进三河率先实现转型升级,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民生更加幸福。
从中央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到河北省委提出“创新驱动要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破解经济发展深层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创新驱动都是根本出路。具体到我们一个地区,让改革释放最大的红利、用创新激发最大的潜力,始终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努力方向和动力源泉。
创新,首先是思想的解放。“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干事创业,最忌小富即安;创新驱动,尤需开拓进取。有人说,三河依靠与北京的“近”就行了。其实,近水楼台未必先得月,把“近”变成“通”、把“通”变成“融”,“近”才能转化为发展红利,也正因此我们有了“主动融入、全面对接”的理念创新。
爱因斯坦说过,“不做新鲜事的人是不会犯错误的”,反过来理解,就是创新有风险。因此,推进创新需要领导干部敢于试错的勇气、舍我其谁的担当。错失机遇是最大的损失,忽略挑战是最大的危险。如果消极的“萧规曹随”盛行、“好人主义”流行,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却让地方发展付出巨大的“机会成本”。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政府作用至关重要,关键是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厘清政府、市场、企业的权责边界。对政府而言,不仅要用力,而且要学会用巧劲,把不该管的放下去,把该管的管起来。比如说,用行政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我们把185个审批事项纳入审批大厅,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我们坚决杜绝吃拿卡要,打造资源成本洼地,企业的负担少了,创新的活力就多了。如果把市场环境比作“气候”,那么企业就是择善而居的“候鸟”,市场环境天朗气清,创新活力自然生机勃勃。
另一方面,政府还应该用公共预算的“加法”激活创新潜力的“乘法”。科技创新必须试错,单个企业难以独自承担风险,因此,我们在银行与企业之间建立风险基金,实现风险分散;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周期长,中小企业往往有创新活力,却没有资金和设备支撑,对此,我们着重建设创业孵化器,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才能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飞跃,为此,我们投资10亿元,打造全国第二所县域职业技术学院,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无为而无不为;当有为顺势而为,方可四两拨千斤,创新驱动的能量正在三河积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1.2%。
“创新驱动”不仅局限于技术升级,更是作为一种理念提升着发展战略。以前招商引资是单个项目的机械累加,现在我们以园区为载体,并发展区中园,注重土地集约、企业集中、产业集群,实现规模效应的最大化。同时,“招商引资”这个概念的内涵也在“转型升级”,我们正在申请成为全球物流商务峰会的永久交易地址,一个永不落幕的国际交易会,其附加值是任何具体产业都无法比拟的。
创新,是撬动梦想的杠杆,是点燃梦想的星火。创新也是一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没有平坦大道,不能一蹴而就,甚至还要忍受暂时阵痛。然而,“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中国梦的创新底色,离不开每一个县域的努力。而这,正是我们矢志以求的方向。
(作者为河北三河市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