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努力破解制约因素 加快发展非公经济
十八大报告提出“既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又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因此,努力促使非公经济从数量型向量质并重型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依附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是实现西安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途径。
一、西安市非公经济的发展现状。当前西安市非公经济发展趋势向好,呈现出经济总量扩大、企业数量增多、产业结构优化、发展领域拓宽、就业带动增强、投资增长活跃、组织管理加强等特点。2012年,西安市私营企业累计达11.14万户,同比增长6.67%;个体工商户累计达28.23万户,同比增长10.8%;外商投资企业累计达2387户,同比增幅高达82.1%;非公经济增加值实现2245.75亿元,年均增长22.79%;非公领域新增就业11.24万人,占全市新增就业总数的90%;注册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已经达到68家,注册资本近90.4亿元,全市担保业务额达到160亿元左右。
二、西安市非公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总体规模偏小。2012年西安市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虽然达到了51.4%,但与郑州、重庆、成都61.8%、62.3%、58.5%的份额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总体规模仍待扩大。从企业数量上看,截至2012年底,西安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约40万户,远少于杭州、成都、武汉等城市。
(二)传统行业占比偏高。西安市非公经济仍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商业贸易、饮食娱乐、简易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仅批发零售业占比就高达55.85%。从新增投资来看,2012年非公经济在批发、零售业和房地产业的投资额达到1155亿元,占到总投资的49%。
(三)企业实力仍然较弱。在201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西安市仅有金花1家;从非公企业持有“中国驰名商标”来看,成都超过20个,杭州超过30个,西安市仅有6个。
(四)政策执行未完全到位。非公经济相关政策的执行,往往存在“承诺多、兑现少;政策多、落实少”的现象。
(五)市场准入难依然存在。管理部门部分工作人员仍存在“重公轻民”的思想。在注册登记、项目审批等诸多环节中,未结合非公经济发展实际。如要求非公企业提供“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证明文件,但非公企业并不存在上级行政主管部门。非公企业得不到公平对待,市场准入和运营的“玻璃门”、“弹簧门”依然存在。
(六)人才、融资难题仍待破解。非公企业“招不来、留不住”的用工难题依然存在。在资金来源上,小额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较少,非公企业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2012年,西安市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满足度不足1/4。
三、西安市非公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促进非公经济发展,事关全市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思想观念上,应树立“公”与“非公”一视同仁的发展理念;发展环境上,需营造“公”与“非公”一视同仁的社会氛围;要素保障上,要体现“公”与“非公”一视同仁的强力支撑;管理服务上,须强化“公”与“非公”一视同仁的服务意识。
(一)在更新思想观念上实现新突破。加大非公经济发展力度,是缩小西安市与其他副省级城市发展差距的必由之路;只有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才能促进公有与非公经济良性互动,建立起自由、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机制。西安市要对非公经济的发展“不看性质、看贡献”,“只设路标、不设路障”,做到思路上“放胆”、机制上“放活”、政策上“放宽”。
(二)在完善政策扶持上实现新突破。实行“零门槛”开公司,将非公经济主体进入市场的决定权归还给市场。进一步明确非公企业无行政主管上级,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在外贸管理、土地使用、融资服务、证照办理、税费收取等方面对非公企业一视同仁。
(三)在拓宽融资渠道上实现新突破。一是让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构建“供给主体多元化”的格局,鼓励创办非公金融机构。二是促进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借鉴浙江台州探索的“三品三表”制,通过对企业主人品、产品、所拥有物品以及水表、电表、海关报表等软信息的调查,判断企业信用资质,形成创新、灵活、便捷的信用评级体系。三是积极引导社会中介机构为非公企业融资搭建信贷辅导平台,弥补非公企业一出生就没有报表、没有会计等“先天缺陷”,引导非公企业规范发展。
(四)在优化社会服务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允许同区域同行业成立两个以上的行业协会;允许外地企业加入本地协会、商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关联纽带作用,及时将非公企业的个性与共性需求反馈给相关部门。二是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市场、技术市场和人才市场,促进资本、技术、人才跨区域流动,推进优惠政策、信用服务、资格认证等配套体系建设。
(五)在促进企业自我完善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引导非公企业打破家族管理模式,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二是积极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项目,加强消化吸收,提高非公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三是有关部门应积极创造条件,多渠道、多形式培训非公企业员工,尤其是亟需岗位和技能岗位。在户口迁移、职称评聘、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鼓励各类人才到非公企业就业。四是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人才交流平台,打造满足非公企业发展需求的职业经理人队伍。
(作者系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