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马宏伟:以更大视野看待效率与公平
2013年07月29日16: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常有人说,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孰先孰后、孰轻孰重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难以定于一端。这说明,这个问题牵扯面广、十分复杂。对于这样复杂的问题,我们不妨跳出来,以更大的视野来分析,这样或许能得出一些新的认识。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分配问题,但分析的视野应超越收入。拉开收入差距,能够鼓励竞争、提高效率;收入差距过大,则会影响和谐、损害公平。简单看,效率与公平问题就是人们相对收入多寡及其衍生的各种问题,但实际上,衡量社会公平程度不仅要看人们的直接收入,还要看人们得到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不仅要看分配结果,还要看这样的结果是怎样形成的,看分配背后的规则和机会是否公平。改革开放以来,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框架基本建立,平等保护物权的法律制度逐步形成……这些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增进了公平。特别是近年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打破垄断、消除户籍等身份差别、促进教育公平等正在稳步推进,从而将为促进公平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将对提高效率提供更为稳定的支撑,将对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起到基础性作用。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是一个现实问题,但分析的视野应超越眼前。效率与公平,涉及人们的切身利益,是一个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现实问题。但眼前的事情,往往需要放到更大的时空中去考量才能看得更清楚。譬如说,效率如何、公平怎样,都是相比较而言的,而比较就不能局限于一时一地。纵向比较我们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效率快速提升,创造的社会财富前所未有;横向比较又会发现,我们的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很低,资源利用率、科技贡献率、劳动生产率都有巨大的提高余地,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继续提高效率。横向看有人抱怨,别人住的房子比较大、开的车比较好;回头看必须承认,每个人的生活都是30年前所想象不到的;向前看人们希冀,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快速推进,明天的生活会更好。比较使我们认识到,抹杀个人努力程度和能力素质差异的绝对平均主义,既无效率、也不公平;要提高效率、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就要通过适当拉开收入差距来提供激励。还应认识到,导致收入差距拉大的因素有一些是不合理、不合法的,也有一些源于行政性垄断、资本劳动等要素流动不顺畅。克服了这些问题,就不仅能促进公平,而且能提高效率。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是一个矛盾问题,但分析的视野应超越对立。按照经济人假定,人们经济活动的目的在于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在分配问题上就是要争得尽可能多的份额,而不会考虑这样对别人是否公平。但现实并非如此简单。在行为经济学的一个试验中,A、B两人分配100元,由A决定分配方案,但如果B不接受,两人都将一无所获。大量试验的结果表明,如果A提出99∶1的分配方案,无一例外地都被B否定了。A提出并为B所接受的方案基本是70∶30或60∶40。这说明,人们在经济行为中不仅考虑效率(福利增加),而且考虑公平。当分配方案为99∶1时,太不公平了,B宁可自己不增加收入,也不会接受。A很少提出99∶1的方案,也是考虑到公平,否则被B否定,自己也一无所获。这表明,公平与效率并不是简单对立的,公平出效率,没有一定程度的公平,就不会有效率,也不会有福利增加。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效率,没有财富增加,片面寻求所谓公平是没有意义的,或者说是更大范围的不公平,因为它剥夺了人们充分发挥各自才能、以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权利。也就是说,效率与公平在很多情况下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

(人民日报20090421) 

(责编:万鹏、朱书缘)

相关专题
· 人民日报理论部编者文汇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