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紧缺、油价上涨,气候变暖、冰川融化,空气污染、雾霾增多……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发展不可持续的直观表现是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是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不可持续,实质则是经济发展方式不和谐、不可持续。
耗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资源环境难以支撑,而且会使经济发展本身积累矛盾、难以持续。因为这样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大量开采和利用不可再生的资源实现的,是依靠大量投资驱动的,必然导致社会经济循环受阻。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对于劳动的比例越来越高,进而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造成消费需求在社会总需求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和最终需求不足,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周期性地发生。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经济发展既面临着资源供给紧张、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也面临着消费需求不足、内生动力缺乏的突出问题。30多年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资源相对丰裕,劳动力充足,而资本和技术稀缺,依靠廉价的资源环境和劳动力来吸引资本和技术投入是一条合理的经济发展路径。30多年来,沿着这样的路径,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对外贸易大国。这样的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是难以继续依靠廉价的资源环境和劳动力投入来支撑的,其现实表现一方面是资源环境不堪重负,另一方面是劳动报酬和居民收入提高缓慢,消费需求不振,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不仅如此,长期依靠低成本的资源环境和劳动力参与国际竞争、获取利润,企业的创新动力大大削弱,甚至有可能被锁定在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劳动收入的发展路径上。一些国家在经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教训,为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
可见,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压力和经济社会矛盾的双重制约。消除这样的双重制约,根本途径就是实现技术经济和体制机制双重突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从技术经济角度看,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从耗费资源、污染环境型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在市场经济和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经济竞争力提升的过程,因为没有竞争力就难以发展,就不可能吸引和优化配置国内国际的经济资源。因而,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经济竞争力来源从廉价的资源环境和劳动力向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这个转变同样面临着双重制约,也就是节约环保型技术以及新的资源的开发利用,既需要技术突破,也需要经济可行;既要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又要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求得节约环保与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动态平衡。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增长模式、企业竞争方式、经济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将发生重大变化。
从体制机制角度看,不仅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经济突破需要体制机制创新来保障,而且改变过于依靠投资的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也需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主要是使体制机制从鼓励数量扩张、粗放增长转变为鼓励质量提升、集约发展,从偏重技术引进和简单模仿转变为鼓励自主创新和系统集成,从过于依靠投资和外需、依靠廉价的资源环境和劳动力投入转变为更多依靠消费需求扩大、人力资本提升和科技进步。实现这样的体制机制转变,基础在于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法律规制和政府监管。主要是创新和确立资源环境产权界定和市场交易机制,在市场竞争的基础上形成资源环境价格,并完善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制度;创新和确立鼓励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仿冒;创新和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改变居民收入增长落后于经济增长、劳动报酬提高落后于企业利润提高的状况,形成创新驱动、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内生机制。
(人民日报2011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