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郑剑:从“新”说起
郑剑
2013年07月29日14:4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历史的长河穿越时空,奔腾向前。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在我们的星球上曾经上演多少威武雄壮的活剧;从文字出现的那一天起,在人类的记忆中曾经镌刻多少风云激荡的画卷。星空依旧,山河常新。如今,人类社会已昂然迈进21世纪。正在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道路上迅跑的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对、感受、拥有如此多的“新”:新世纪、新阶段、新目标,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新突破、新举措,新气象、新局面、新境界,等等。这许许多多的“新”扑面而来,需要我们以新的姿态面对它,用新的眼光审视它,从新的视角研究它。

新,在哲学家的眼中和诗人的笔下呈现着不同的色彩,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新与旧相对,首先有着时间的规定性。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时间的脚步永远指向前方,新陈代谢是事物的基本规律。我国的古代先哲早就有“生生日新”的说法。所谓“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新草续旧草,今人续昔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恩格斯曾经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的伟大的思想”: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上“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这说明,新包含着一种物的尺度,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属性。只要历史不断前进,总会有新的东西不断呈现在人们面前。

新,不仅是事物运动的自然过程,而且与人类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连。大千世界丰富多彩,社会现象纷繁复杂。从认识论的角度讲,人类发现和认识真理不可能一次完成,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进程永远不会完结。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前进,从来不是直线式推进的简单过程,而是螺旋式上升的复杂过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的过程就是人类有目的地不断把旧的东西变成新的东西的过程。吐故纳新、推陈出新、弃旧图新,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是人类实践的根本指向。这就是说,判断一个事物是不是“新”,除了物的尺度,还包含着人的尺度即价值尺度。尽管时间不断流逝,但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并不一定都是新的东西。特别是在新与旧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只有依据实践进行比较,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新”:新是未至,未至的东西存在无限的可能性,它点燃人们面向未来的憧憬;新是未知,未知的东西包含丰富的新鲜性,它激发人们探索奥秘的热情;新是未有,未有的东西具有极大的发展性,它赋予人们创造生活的快乐。新,既是变化的过程,也是变化的结果;从旧到新,既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表现形态,也是人类开展实践活动的必然要求。发展,就是新事物不断战胜旧事物的过程。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类将始终面对未至、未知、未有的东西,始终面对“新”的考验。在这种考验面前,不同的选择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遵循事物发展规律,顺应时代进步潮流,欢迎“新”,适应“新”,推动“新”,才能打开新的天地,赢得新的发展,拥抱新的生活。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在这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曾经经历过多少新与旧的碰撞、较量和斗争。从历史和实践的比较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今天的中国拥有这许许多多的“新”,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这是我们肩负的新使命。(2004.01.05)

(责编:方蕊娟、朱书缘)

相关专题
· 人民日报理论部编者文汇
· 个人作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