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张怡恬:团结与“结团”
张怡恬
2013年07月29日14:1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现实中,有一种貌似团结、实为“结团”的现象,在一些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其危害不可小视。

“结团”能装扮成团结的面目出现,是因为它在表象上与团结有相似之处:二者都表现为为了一定的目标而联合或结合。然而,团结与“结团”在本质上却迥然相悖,在追求目标上背道而驰。团结,是为了共同理想和事业而团结一致、努力奋斗。而“结团”,说白了就是搞小圈子,拉山头、立宗派。“结团”与团结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结团”以个人利益联盟为基础,是谋取私利的手段。这决定了“结团”对人有拉拢有排斥,能给自己和小圈子带来利益的人就拉拢,损害自己和小圈子利益的人就排斥;“结团”的人只看见个人利益,将全体利益、人民利益抛在脑后,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结团”的思想渊源是个人主义和宗派主义。“结团”的实质不仅不是团结,反而是明目张胆地搞不团结。现实生活中,由于“结团”总是打着团结的旗号而具有一定欺骗性,有些人认为单位或部门形成一个小圈子,意见容易统一,工作容易开展,还算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殊不知,这种想法既把“结团”与团结相混淆,又没有认识到“结团”对事业的严重危害性,恰给了“结团”可乘之机。

团结与民主相伴,“结团”与专断随形。团结的集体并不要求一种声音,更不会遏制不同意见,而是提倡集体成员畅所欲言,在集思广益中形成共识,在思想碰撞中共同提高,在发扬民主中团结共事。民主是阳光,“结团”则最见不得光明。要结成团,必要靠不正当的手段拉拢、控制小圈子里的人,也必会打击报复那些妨碍小圈子、敢说真话的人。于是,对内专断、对外专横就成为“结团”的一大特征。

团结的集体纪律严明,“结团”的集体潜规则盛行。团结的集体激发个人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结团”的集体让人猥琐龌龊,陷入低级趣味。团结激发的是为事业而甘于奉献的志趣与情怀。而在“结团”之风盛行的单位,干部群众整天想的是怎么拉关系、走后门、谋私利,长此以往,必然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淡漠,在事业上缺少追求,在精神上萎靡不振。

显而易见,“结团”严重破坏党组织内部、党同人民群众的团结,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危害党和人民的事业,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而当“结团”遇上腐败, “结团”便为腐败滋长提供“肥沃的土壤”,腐败又为“结团”开拓更大的空间,二者相结合,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性成倍扩大。

要杜绝“结团”现象,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是重要保障。同时,也需要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筑牢思想防线,提高党性修养,过好利益关。在当前腐败窝案串案呈多发趋势的情况下,也应把反对“结团”与反腐倡廉建设结合起来,将其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人民日报》2009.06.12要闻版,“人民论坛”栏目) 

(责编:方蕊娟、朱书缘)

相关专题
· 人民日报理论部编者文汇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