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六个为什么’系列访谈”专题
开启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
——李文海教授谈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叶帆 朱佩娴
2013年07月26日15:3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20世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经过100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旧中国国家四分五裂、民族蒙受屈辱、人民灾难深重的局面,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始了新的历史纪元。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回顾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深刻认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具有重要作用。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文海。

李文海说,要认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必须将新中国的成立放到中华民族从逐步沉沦到走向复兴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去分析。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就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通过什么样的道路、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才能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全新的历史课题。在1840年—1949年的109年时间里,无数志士仁人对此进行了不懈探索。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形容近代历史上志士仁人的心路历程,实在是最贴切不过了。这109年的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895年的甲午战争。在这个阶段,西方列强开始侵略中国,中国面临着几千年所未遇的变局。对于应当如何应对变局,当时社会所能达到的认识程度,就是在封建统治秩序的框架内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为此,洋务派推行了“洋务运动”。但这个活动的根本性质决定了它无法取得成功,结局就像维新派一针见血指出的,因“根本不净”而“百事皆非”。在这个阶段,下层群众因不堪忍受封建统治的残酷压迫,发动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并较早提出了学习资本主义的主张,但在思想上终究无法突破封建皇权主义的藩篱,最后也走向失败。第二个阶段是从1895年的甲午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比起前一阶段来,这一阶段有两个突破:一是要求把变革的对象从单纯的物质文明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和制度层面;二是跳出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框框,把资本主义政治文明作为追求目标。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就是这种追求的鲜明体现。这两次运动在民主思想启蒙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辛亥革命还取得了结束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重大胜利,但都没能改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没能改变中国人民贫穷落后的悲惨境地。

在这两个阶段,各个阶级、各派政治力量都曾经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救国方案。李文海指出,这些方案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除少数例外,它们的学习对象主要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所追求的主要是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文化。应该说,这在当时也是顺乎时代发展潮流的,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在现实中却不断碰壁。原因主要有三条:一是帝国主义不允许;二是封建主义的束缚和阻碍;三是由上面两条所决定的中国资产阶级的弱小和无力。这里尤其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条。在当时,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的目的,绝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他们也决不允许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虽然帝国主义列强为了自身的利益,会向被侵略地区传播某些资本主义文明,并在客观上对这些地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若无限夸大这一点甚至认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东方民族赶上现代文明的惟一的现实良机”,则是完全背离历史真实的,也是荒谬的。正是因为前两个阶段提出的各种救国方案都失败了,所以,在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第三阶段,中国人民开始选择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道路,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旧政权,建立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第二个历史任务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低估。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和进步,都是以新中国的成立为基础、为根本的。忘记了这一点,就是否定历史,就是对历史的背叛。

李文海指出,回顾近百年来的中国历史可以知道,正是因为各种和平发展的道路都被堵塞了,我们的先辈才选择了革命的道路;正是因为各种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试验都失败了,中国人民才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一些人攻击共产党“迷信暴力”,宣称要“告别革命”,甚至嘲弄革命烈士是权力争夺中的“祭坛上的牺牲”,进而否定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这是对革命和成千上万先烈的亵渎,是我们决不能接受的。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建立新中国死了多少人?有谁认真想过?我是想过这个问题的。”新中国成立的前一天,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就作出了关于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议。这个纪念碑的碑文是这样的:“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时候,所有中国人都应该重读这篇碑文,对革命先辈表示由衷的崇敬,而决不能对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为民族的复兴所作出的牺牲进行否定甚至嘲弄。

2009-08-17,理论版(7版)

(责编:万鹏、朱书缘)

相关专题
· 人民日报理论部编者文汇
· 专访文章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